二、有事讓局長來找你,切忌主動上門,要搞清倒順。
三、任何事情都不要忙于表態(tài),視‘看似表了態(tài)其實沒表態(tài)’為表態(tài)的最高境界。
四、一定要重視每一個報告。老百姓看一個領導有沒有水平就看領導的報告做得有沒有水平,絕不能照本宣科地念報告,一不小心就會被笑掉大牙。江南曾經有位領導外出學習考察回來以后按規(guī)定要在系統內傳達考察學習的體會,他讓辦公室給他準備一個稿子,寫稿的人沒去過那些地方,只好到網上去抄,結果抄出了問題。那位領導事先沒來得及看稿,拿起來就念:“最近我到新馬泰轉了一圈……”剛念完,覺得不對,馬上接了一句:“我什么時候到過新馬泰?豈有此理!”
五、管住自己的嘴。你不開口,人家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這就叫城府。更何況隔墻有耳,一不小心你的話就會被傳到書記或市長的耳朵里。
六、恰當作秀,抓住最佳時機,樹立親民形象。
七、任何時候莫嫌農民的煙酒差。煙再差也要接過來吸幾口,酒杯再臟也要捧起來抿幾口。否則,農民的心就會受到傷害……
說實話,朋友教給我這“十八條官規(guī)”的時候我還是很反感的,之所以反感有兩個原因,一是太過于強調官本位意識,完全割裂了領導干部與老百姓之間的血肉聯系;二是把我當成了弱智,怎么為官的基本概念我還是懂的,我不需要別人手把手地教。對于我在江南市政治舞臺上的第一次亮相,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一不能穿西裝,那樣顯得太過于正式,讓人覺得與基層有一種距離感。也不能穿T恤,那樣顯得太過隨意。即要顯得莊重又不會顯得太正式,所以我選擇了短袖襯衣。包括如何與下面的人見面,說話用什么語調我都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我將上任以后的第一站選擇了視察“實事工程”。由于我沒有配車,因為是為主管城建的副市長挑土,所以老童為我安排的是那位副市長的車。為了使“視察”收到實效,事前我找老童作了詳細的調查了解,他對我說,急需要解決的是因周邊單位自籌資金不到位,由市建設局負責的小街小巷整治工程已無米下鍋。此去名為視察,實則“討賬”、“化緣”。他告訴我說,主管城建的副市長協調了多次,一直沒有結果。
第二天,在電視臺記者及建設部門領導的陪同下,我一家家上門“拜碼頭”。一路上個個部門訴苦,家家單位說情,道一千說一萬,一句話打總結:沒錢!就在我感到極為狼狽的時候,我們一行來到了江南市移動公司。公司老總一見面,就以公司不是受益單位而是報賬制單位沒有經費開支的口子為由不肯出錢。我耐著性子聽完了他的一頓嘮叨,突然問了一句:“你們市公司管財務的老總是李總吧?他是我同學?!蹦莻€總經理一聽,馬上改變了態(tài)度,立刻撥通李總的電話遞給我。我和李總客套了一番,單刀直入地請求他支持。他二話沒說,安排江南公司向總公司打報告批一筆???,隨行人員頓時掌聲雷動。
我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總算沒有空手而歸。
視察結束,建設局領導留我吃飯被我婉拒。司機把我送到食堂門口后并沒有離去的意思,我疑惑地問他:“還有事嗎?”他支支吾吾道:“您用車的油錢我到哪里報?”我一聽火冒三丈:“我?guī)椭鞴苁虚L挑土肯定是找主管市長報唦,找我做什么?”司機嚇了一跳,發(fā)動車一溜煙逃也似的離去了。我氣不打一處來,挑土第一天就遭遇討油錢,真是惱火,我當即給政府辦童主任打電話投訴:“那個司機膽子也太大了吧,居然明目張膽地敲詐到我的頭上來了?!睕]想到老童聽了并不覺得有什么意外,只是一味地勸我別往心里去,毫無半點責備那個司機的意思。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是我誤會了那個司機。
江南的財政體制很多年以前就是這樣:整個江南市除四大家領導四個“頭”及管財政的常務副市長實報實銷以外,其他副職每年僅預算了一萬元經費。這一萬塊錢不僅包括配車的保險、年檢、維修、油料、司機補助等,還包括所有的公務接待及差旅費。事實上,每年政府辦把車輛的保險、司機補助等固定費用一扣除,一萬塊錢也就扣得差不多了。經費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怎么辦呢?只能到分管的線上去化緣,化緣所得還得向政府辦上繳20%……
這樣的財政制度,把副市長們推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
首先是管不到錢。連分管財政的常務副市長單筆批字的權力都不超過一萬元,可以想象分給其他副市長的還會有什么權力。
其次是管不到帽。對基層最具有吸引力的無非是撥款和烏紗帽,可帽子牢牢掌握在市委書記和組織部長手上,基層干部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想當一把手找書記,想當副職或解決待遇找部長”。盡管市長也兼任著市委副書記,但“書記管帽子,市長管票子”乃鐵定的官場潛規(guī)則,不能輕易打破,否則書記市長的矛盾就會不可調和。可想而知,連市長想為某人要頂帽子都要下好久的決心想想怎么運作,何況“手無寸鐵”的副市長?
然后是拍不了板。這在基層是很現實的,你要人家用眼睛射你,你得為人家解決問題。副市長一天到晚都在表態(tài),一天到晚卻什么態(tài)都沒有表,找你要錢你沒有,要編要不到,想解決個待遇你又說不上話,人家干嗎理你?只有一種情況才會真心實意地找你,搞出了問題人家要抓救命稻草時才會想到你,倒不是你能為他解決什么問題,而是瞄上了你這棵大樹好做替罪羊,道理很簡單,天塌下來有長子頂著,大樹不倒大家都不會倒。
有一位包工頭與江南某景區(qū)發(fā)生經濟糾紛,分歧很大,雙方都不肯讓步,導致一筆工程款無法結算。他的一位熟人給他出歪主意:“只有一個辦法,你寫幾十封告狀信,狀告寧市長違規(guī)批項目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蹦俏话ゎ^雖然沒讀多少書,但腦子還是清醒的,對他出的主意不以為然:“人家和這事八輩子打不到一竿,告他有什么用?”那個因為受過我處分想報復我的人陰險地一笑:“這你就不懂了,吊頸還要尋大樹,什么事情只要一牽涉到高層領導,上級部門就會高度重視,你只要把寧市長帶進來,我保證你討薪成功,否則我負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