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民國近代的盜墓破壞(8)

古墓賊影 作者:滄海滿月


■ 圣祖景陵遭劫難

康熙這位偉大的帝王生前風光無限,為當時中國的繁榮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說康熙是我國古代史上功勛最高的皇帝之一,可能不會有人提出異議。他8歲登基,在位61年??滴鹾脤W敏求,勤于政事。在軍事上,曾智擒鼇拜,剿撤三藩,收復臺灣。他還出兵擊退盤踞在黑龍江流域雅克薩城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的侵略野心。曾親自出征平定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的叛亂。在經濟上,他興修水利,治理黃河,鼓勵墾荒,薄賦輕稅,愛民如子。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華帝國的多民族統(tǒng)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fā)展。清朝正是從康熙起,正式邁入了繁榮的時代,是廣為后人稱頌的“康乾盛世”的開端。不僅如此,他本人還多才多藝,在天文地理、詩詞歌賦、書法算學等方面都有研究。

然而,盜墓者們在利益驅使的驅使下,絲毫沒有顧及到康熙帝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而放過他的陵寢。清朝末年,康熙帝景陵所在的清東陵便時常受到盜賊侵擾。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到處搶掠,清東陵這座安葬了五位帝王的皇家陵園自然吸引了他們貪婪的目光,成為他們搶劫的重點目標。負責守陵的大臣毓彭也趁機監(jiān)守自盜,河北一帶的古玩、珠寶市場上開始出現數量眾多的東陵所藏珍寶。盜墓者們將東陵地面上所有值錢的東西搶劫一空,連陵中數以萬計的蒼松古柏也被砍伐殆盡。

直奉軍閥大戰(zhàn)時,奉系軍閥張宗昌率領部隊占領了清東陵,并對之大肆搶奪,將地面祭祀建筑中的寶物車載而歸。

1928年,在孫殿英的盜墓計劃中,康熙帝的景陵原本也被列入盜掘名單,但因為景陵地宮積水很多,匪兵們無法進入而作罷。

雖然孫殿英沒有得手,但景陵并未因此而躲過劫難。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清代帝王陵寢的大門終于被打開。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橋、望柱、石像生、下馬碑、神廚庫、牌樓門、神道碑亭、二柱門、臺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陵園總面積達174 057平方米。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條寬9.70米的神路貫穿成一個完整的序列,該神路南與孝陵神路銜接,北端直達寶城,彎環(huán)如龍,盤曲有情。

與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輔政大臣索尼孫女,廢太子生母,康熙十三年因難產而死,年僅22歲)、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七年逝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康熙二十八年病逝,死前一天被立為皇后)、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時為德妃,后尊為皇太后,雍正元年逝世)、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皇十三子怡親王胤祥生母,康熙時為敏妃,康熙三十八年去世,入葬景陵妃園寢,雍正元年追封為皇貴妃,遷葬景陵)。

景陵是清五朝在東陵界內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規(guī)模稍遜于孝陵,建筑規(guī)模總體上是以孝陵為藍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創(chuàng)。如圣德神功碑亭內立雙碑,石像生縮減為5對,改龍鳳門為牌樓門等。景陵在葬制上也有重大變革,開創(chuàng)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貴妃的制度,另外還摒棄了尸體火化入葬的傳統(tǒng)而改為土葬。景陵的建筑風格及喪葬形式大多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清朝皇陵中的圣德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興建的,用以彰揚先皇一生的功業(yè),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內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記述康熙大帝61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親自撰寫,長達4 300多字。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別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橋至牌樓門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響而呈彎環(huán)的曲線,無法像其他陵寢那樣對稱布置,于是當時的建筑設計人員就根據神路走向順地制宜隨曲就彎地進行設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現出靈活多變、步移景換的效果,體現了當時人們的聰明和才智。

1674年,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孝誠仁皇后薨逝,康熙帝陵寢營建工作啟動。1676年,景陵正式破土動工,歷時13年竣工。

景陵的規(guī)模雖然小于順治帝的孝陵和乾隆帝的裕陵,但它無論在建造風格還是規(guī)制上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康熙帝是清朝第一位實行土葬的皇帝,無論墓葬的形制還是地面的附屬建筑,都模仿中原漢族皇帝的陵寢。他不僅鞏固了滿清政府,將中原的無限江山真正納入清朝統(tǒng)治,同時也將滿漢文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但是,盜墓者并不會因為某人對社會的發(fā)展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就對其陵墓放手。在盜墓者眼里,盜取財寶是第一位的。

1945年9月2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下,烏云四合,繁星隱沒。王紹義的隊伍集結到了清東陵。

因為惠陵被盜后已經引起了當地駐軍的注意,王紹義盜景陵就更加謹慎小心了。王紹義算得上一只老狐貍,甚至比狐貍還要狡猾。他為了保證盜墓能夠順利進行,而不會遭到當地駐軍的阻止,就想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辦法來遮人耳目。王紹義經過精心的策劃之后,把盜陵隊伍分成兩批。他派一批隊伍在清東陵的西部炸石頭采石。這個采石場可不簡單,幾乎比當時任何一個采石場的設備都要先進,動用了炸藥。然而,一陣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過之后,并不見有人采石。這些爆炸聲只不過是為了把人們的目光吸引過來,從而掩蓋與采石場相隔較遠的盜掘行動。王紹義親自帶領著另一批人盜墓。為了保密,他還為盜墓設計了一些暗號,比如管盜陵叫“挖金”,調集民兵叫“集訓”,晴天稱“天高”,黑天稱“明路”,動手叫“立拖”。就這樣,在張盡忠等人的幫助下,王紹義利用當地老百姓的愚昧,使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加入了盜墓的行列。王紹義甚至還給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展開了戰(zhàn)前動員。

“百姓們,這古代的皇帝都是大地主,都是欺壓我們老百姓的。他們不僅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還想在死后永生永世地享受。為了達到他們這些無恥的目的,就在死后陪葬了無數的金銀珠寶。那些金銀珠寶都是他們從我們這些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今天我們就要把祖輩們辛辛苦苦得來的東西全都要回來?!彼谷痪幵炝诉@樣一套歪理邪說,迷惑百姓。

王紹義作戰(zhàn)前動員的時候,他的手下早已在景陵的周圍布置好了炸藥,準備隨時向景陵發(fā)起“進攻”。王紹義一聲令下,景陵的寶頂就在巨大的爆炸聲中,四散飛濺了。他們的這種盜墓方法很簡便,只需幾次爆炸,就完全打開了地宮的入口。爆炸聲響過之后,百姓們就拿著各式工具刨開了碎石,露出了深深的地宮入口。有了盜惠陵的經驗,王紹義命令百姓們只準在外面等候,不準進去,他則帶著自己的人進入了地宮。

點亮火把之后,王紹義看見地宮的寶床上整整齊齊地擺著六具棺槨,是康熙與其皇后和妃子們的。他料想那具體積最大、最為精致的棺槨一定是康熙的,就決定先把這具棺槨打開。一陣斧劈鋸鑿之后,康熙的棺槨就被打開了。有兩人圍住棺槨,探下身子,想看個究竟。突然,“噗”的一聲炸響,棺蓋下驀然間噴射出熊熊烈火。兩人猝不及防,被硝煙烈火迎面燒了個正著,慘叫之聲不絕于耳。

剎那之間的驚悸與恐怖過后,王紹義很快恢復了平靜。他沖上前去,朝“哇哇”亂叫的兩人發(fā)了一通無名之火后,又各賞兩人一腳,然后命令繼續(xù)開棺。

隨著棺蓋的開啟,棺槨里噴射出一束令人炫目耀眼的光芒,整個地宮亮如白晝。

只見棺槨內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寶物,有瑪瑙、珊瑚、鑲金寶石、翠玉戒指、赤金鼻煙壺、珠串玉雕帽花、太平車、如意、花枝、墜子、耳挖、翡翠、臺燈、夜光杯……

這下可把王紹義樂壞了,他趕忙命令眾人將財寶收了起來。然后,他又命令把其他五具棺槨都一一打開,又獲得了許多珍寶。據史書記載,康熙的景陵內的珍寶有:天鵝絨鎏金朝冠1頂;金冠珠頂1座,上嵌大正珠頂、東珠各15粒;得勒蘇草拆■纓冠1頂,嵌鑲銀珠20顆;各種玉及鑲鉆石、寶石鎦子35件;鍍金點翠上帶紅寶石的連環(huán)4對;玉鏤田瓜盅1個;百褶金龍1件;金累絲鑲嵌色珠石九鳳鈿1頂;玉鑲珠挑桿8枝;金琺瑯盅碟2件;鍍金銀奠池5件;鍍金銀中碗7個;鍍金銀爵盞10個;龍形翡翠飾物1個;黃楊木鏤雕八仙過海盆景1尊;九龍玉杯1只……它還不算那些陪葬的金銀、玉器、古董、花瓶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九龍玉杯,這便是小說《三俠劍》中楊香武三盜的寶物,在這場劫難中也被盜墓者盜走,最終下落不明。

王紹義等人的盜墓行為很快就引起了國民政府的重視。盡管他們在盜墓時采取了一些隱蔽的措施,但是那巨大的爆炸聲根本無從掩蓋。國民政府不僅抽調人員,四路設卡,安排部分特工守在珠寶店里,捉拿來北平銷贓的盜陵犯,沒收其全部珠寶,人員關押審訊,還派出專人緝拿主犯黃金仲,企圖把盜陵的幕后指揮者這一罪名往共產黨頭上戴,導致了1946年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蔣介石責問周恩來的鬧劇。隨著解放軍的連連勝利,共產黨領導的薊遵興聯合縣專案組也展開了對清東陵盜墓案的調查。盜墓賊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黃金仲于1946年被軍統(tǒng)特務抓獲,后來死于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新中國成立后,遵化縣當地人民政府對盜掘景陵非法獲取國家財物、破壞文物古跡的王紹義進行審判。王紹義在1951年被執(zhí)行了槍決。見財起意的盜墓者終于得到應有的懲罰,景陵也在屢遭浩劫后得到重新修繕,可是墓中那些珍貴的文物卻就此散佚,再也難覓蹤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