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流亡企業(yè)家"的概念談起,到他中美兩地齊發(fā)、產(chǎn)業(yè)與資本互動的正道造車計劃,直至他引以為豪、自稱花了3年時間研發(fā)并剛拿到美國專利局專利許可的某金融產(chǎn)品。
"我回歸了。"仰融說,"你們都知道汽車行業(yè)是一條不歸路,一旦回來可能這輩子要交給這個行業(yè)。"
慷慨陳詞、滔滔不絕,還是當年的仰融,只不過情境殊異。不由你不聯(lián)想到中國汽車界另一位可與仰氏并論的大佬李書福。對李書福,仰融曾毫不遮掩地說:"李書福造車的起點和我沒法比。"物是人非?,F(xiàn)今的李書福是沃爾沃轎車的擁有者,從江湖一躍而升廟堂。而仰融呢?雖去國別鄉(xiāng),九死不悔,但能否圓夢,仍是未定之數(shù)。
人間"正道"
美國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9日,阿拉巴馬州首府蒙哥馬利一間酒店,美國正道汽車有限公司(Hybrid Kinetic Motors Corporation,"正道汽車",仰融為實際控制人)與久加諾意大利設計公司正式簽署了造型和整車開發(fā)合同,價值4億歐元。阿拉巴馬將成為正道汽車的美國生產(chǎn)基地之一。該州州長稱,在正道10億~15億美元的投資啟動后,政府將給該項目提供2.5億美元左右的土地費用減免優(yōu)惠。
這一天是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而蒙哥馬利這個安靜的南方小鎮(zhèn)正是當年年輕的金,以牧師身份開始他畢生事業(yè)--反種族隔離運動的地方。1963年,金組織了華盛頓游行,并發(fā)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蒙哥馬利會是仰融第二次造車夢起錨的福地嗎?
在仰融的描述中,他此番重起造車念是被身邊幾個朋友"忽悠"的。他來美國后,琢磨過一些商業(yè)項目,但都跟汽車沒關系。"造車前,仰總看過投資移民項目,還做過保健品,我跟他說,保健品這種事不是你做的。"黃春華是其中一個"忽悠者"。華晨失守前,原先華晨"四大金剛"集體反水,原華晨寧波項目副總指揮黃春華成為現(xiàn)時仰融身邊最親密的助手,雖然他在仰融去美國后也離開華晨,重返證券公司撿起老本行,但跟仰融始終有隨時再度合作的默契。
此外還有一人。2006年年底,仰融在美國家中接到沈陽一個故人的電話。此人自1995年起便是仰融在汽車技術上的啟蒙人、老搭檔,據(jù)稱為"老付"。一位要求匿名的原華晨高管證實,確有老付其人。"這人工作積極性很高,不顧家庭。但他有時說起話來不著邊際。他癡迷于發(fā)動機,這方面是好手。"
據(jù)仰融說,老付在電話里跟他分析國內外汽車業(yè)大勢,放下一句話,"只有你出山,才能把全球汽車工業(yè)激起千層浪"。"我有這么大威力?"仰融問。付說:"你不信?你走(這條路),技術上我不拿工資全身心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