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面對負罪感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作者:(美)阿黛爾·法伯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沖突了怎么辦?

○孩子的快樂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找能夠傾聽而不做出評判的人訴說。

○和自己對話。

○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有能力觸發(fā)父母的負罪感,就相當于給他(她)一顆原子彈。

在與討論父母的感覺和保護它們的方法有關(guān)的所有課程中,凱瑟琳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但是,透過她緊閉的嘴唇,你可以察覺她內(nèi)心是想反駁的。終于,有一天,她決定一吐為快。

"吉諾特博士,我們一直在討論父母的感覺,似乎自己生活在真空里一樣!我們的孩子除了我們自己還能依靠誰!難道父母們可以自我放任,不再為孩子做些什么了嗎?孩子全靠我們?nèi)リP(guān)愛。我們不能屈從自己的感覺!為什么呢?如果一位母親按照自己的真實感覺來,她會到了中午都不起床、從不給孩子換尿布,每次孩子一哭,就找根棒棒糖塞進他嘴里--只是因為她受不了噪音!如果父母都不照顧孩子的需要,那還有誰會?"

"凱瑟琳,"吉諾特博士說,"你的擔心不是多余的。照顧孩子是父母的責任,特別是他們小時候。母親可能想好好睡一覺,但是她不能,因為嬰兒從凌晨到中午需要喝兩瓶奶。如果一個只會爬的小孩兒累了,就得有人抱著。"

"不過,當孩子開始成熟,就不用立即滿足他的所有需要了。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對他們并不好。作為父母,我們的工作是教育他們,一點一滴地來,包括推遲滿足他的需要的時間。這可以幫助他成長。例如,一個五歲的孩子,需要幫他養(yǎng)成習慣,當他的母親在超市排隊時,他要等一會兒才能上廁所。母親可以說:'我不能在排隊的時候帶你去廁所,所以,等交完錢之后,我們馬上就去。'這樣就可以教會他為了尊重周圍的人的感受而忍耐暫時的不快。我們不希望孩子們一直像情緒化的小嬰兒一樣,我們希望他們有能力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內(nèi)爾看上去挺苦惱。"可是,吉諾特博士,"她說,"當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沖突了怎么辦?我是說……好吧,你知道的,肯尼斯實際上沒什么朋友,他一直過得很孤獨。昨天,一位鄰居帶來一只小狗,她無法再養(yǎng)它,就問我們是否愿意收養(yǎng)。你真應該看看肯尼斯當時的樣子,他跪下來,抱起小狗,他那時的表情是我從未見過的--他把臉貼在小狗身上蹭著,然后抬起頭對我說:'我們可以留下它嗎?噢,求求你了,媽媽,可以嗎?'"

"我非常想答應他,那小狗非??蓯?,我知道它對肯尼斯的意義。但是,吉諾特博士,我對動物毛皮過敏,我會咳嗽。我只是不知道應該怎么辦,他那么需要小狗,我想,干脆讓他養(yǎng)著算了。"

吉諾特博士非常緩慢地說:"內(nèi)爾,孩子的快樂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這個代價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父母付出的是健康和善意,而孩子會得到其它方式的懲罰。

"如果父母犧牲了某些東西滿足了孩子,他會怎么想?他會說:'我逼我媽媽答應我養(yǎng)狗,我媽媽因為我而咳嗽生病,我是個可怕的人,我害怕!'

"內(nèi)爾,當孩子看到我們因他們而受苦時,他們會主動覺得自己有責任,我們的痛苦給他們帶來了負罪感和恐懼。

"現(xiàn)在,我們回到你最初提出的問題,當雙方的需要沖突了怎么辦。當我聽到孩子說自己需要某樣東西時,我就問自己:'這樣東西是他需要的還是想要的?'要區(qū)分這兩者并不總是那么容易。孩子有很多可以也應該被滿足的真實需要,而他的欲望則是一個無底洞。例如,他想要和父母一起睡,而他需要睡在自己床上。圣誕節(jié),他想要電視廣告里的每一件玩具,而只需要其中的一兩件而已。

"那么肯尼斯呢?他想要什么?一只小狗。內(nèi)爾,他需要什么?"

內(nèi)爾想了一會,試探著回答:"我猜他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朋友。"

"他需要你為他做的,"吉諾特博士說,"就是你幫助和支持他找到并交往一位朋友。"接著他轉(zhuǎn)向大家,"如果你允許孩子看到你為了他而受苦,這對他沒有任何幫助。你用自己的例子教他學會怎樣不去保護自己,教會他軟弱而不是堅強。"

我認真地聽著。吉諾特博士說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溺愛的懲罰",曾經(jīng)伴隨我長大。而且不止我一個人有如此經(jīng)歷!我敢說,你在你家鄰近的任何文化、任何種族的家庭中都會聽到這樣的話:

"你要是去的話,我會擔心死的,但是如果這對你非常重要的話--去吧!"

 "你把剩下的肉都吃了,親愛的,你現(xiàn)在正在長身體,別管我,我會自己做點別的吃。"

"別擔心你的學費,兒子,如果必須超時工作,我也會去。你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

這些父母想要的報答只是孩子的愛和感激。但是他們的孩子并不覺得感激,反而覺得恨。父母把屬于自己的痛苦、煩惱和犧牲也帶給了孩子,孩子根本承受不了。

我把這些記下來提醒自己。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為了孩子受的苦與他們無關(guān),我試著自愿為他們做事,而不是被迫--否則什么都不做。我意識到,與其給孩子增加負擔,還不如什么都不做。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