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jié) 拿什么拯救我的家(2)

愛到絕處便逢生 作者:盧悅


詢的個案中,有一定比例是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類型,主要特征表現為夫妻之間有一人曾“犯錯”,另一方努力讓自己做到“寬宏大量”,努力讓“過去的過去”,可是雖然人過去了,心還留在原來的地方。

面 對一些我們難以面對的事情時,我們往往會采取兩種方式:否認和逃避。很多小孩就用這個模式:如果我假裝爸爸打我屁股的疼不存在,那我就不會那么難過了。于 是他就假裝一切沒發(fā)生,讓自己按照平常的方式反應。這個反應每個人都有,比如我們在丟東西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延遲反應期”,總覺得好像東西還沒有丟, 盡管很清楚我們找不回來了,但在情緒上,還不接受這一事實。

很多人在情感中,也有一個“延遲反應”的表現,他們在事情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往往沒有感覺到痛苦,這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如果那時他們感受到痛苦的話,恐怕就沒有力氣“挽救”婚姻了。于是很多人利用這個時期做了一件事:原諒對方。

當 你說要原諒對方的時候,就已經將對方定為罪人,而你是個被傷害的人。當彼此關系確定以后,其實你已經給對方放了一筆債,那就意味著你沒有錯誤 這也是保 護你的一種方式,把所有的問題歸于對方。當我們摔倒的時候,如果奶奶打打地說,都怪地板滑,讓我們寶貝摔跤了,奶奶替你打它。于是寶貝就會覺得很開心,因 為這不是他的責任,他不必為自己的痛苦負責。連摔跤都要由無生命的地板來負責了,可見我們是多么害怕承擔痛苦的責任。

于 是道德就這樣被發(fā)明出來。我相信道德原本的功能是用于明白人和人如何相處才是最有意思的,但如果你把它當成一種人際互動的工具的話,那它就失去了力量。比 如,人與人之間需要坦誠相對,這不是一個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但當你能做到內外一致地表達時,你發(fā)現和人相處變得更輕松了。如果你說因為道德上這樣要求,所以 你要對我坦白從寬,那就是道德專制,而非道德真正的本意。

我已經不只一次提到道德如何破壞我們的關系。道德這東西對小孩子很管用,可是它對成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很無能的力量。

當我們發(fā)現情感不在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恐慌感。情感的溺水者往往會抓住一切她手頭能抓住的東西,比如道德,比如控制,比如復仇,但是這些玩意的最后結局都會讓溺水者下沉到更深的地方。

在婚姻危機中,有很多看上去似乎是當下發(fā)生的事情,但其實不過是一種舊傷復發(fā)。我們都知道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也知道“病入膏肓”的意思,但我還是想再說一次這個故事。這個故事道理簡單,可仍有很多人重蹈覆轍。

話說扁鵲見了蔡桓公,告訴他有病,病在腠(còu)理(病在皮膚上),不治將恐深。桓公說:“寡人無疾?!边^了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腹植粦?。又過了十日,扁鵲望桓公回頭就跑。蔡桓公問他怎么回事,他說,現在你病在骨髓,無藥可救了。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公遂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病不治,是如何釀成大病的。問題是很多夫妻之間的“病”本來就不是小事,然而我們卻試圖用自以為管用的方法去治療,那就是“庸醫(yī)殺人”了。夫妻中有一人在情感上“犯錯”,另一方因為恐懼婚姻解體,在危機關頭,采取了隱忍(也就是壓抑)甚至自我麻醉(隔離)的方式,恐懼感戰(zhàn)勝了他的種種受傷的感覺。但是一旦婚姻“挽救”回來了,蹺蹺板的另一頭 受傷害的那部分就開始升起來。大家都把一切交給老天爺或者說時間來處理,會以為只要繼續(xù)壓抑,時間一長,這件事就會過去??墒俏覀兊那楦小安 钡降资窃趺吹玫??似乎沒有人關心。這里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認為是對方犯錯了,自己沒有錯,所以要對方自己痛改前非,當然不用探討,這是男人沒有責任感,放縱自己本性,或者女人沒有廉恥心,放縱本性,等等。在這種前提下,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