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故事
貝多芬的音樂天賦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
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1770—1827)小時候,祖父常常把他帶到萊茵河邊散步,講些有趣的故事。小小的貝多芬被這大自然的秀麗景色迷住了,被祖父的故事迷住了。他常常坐在馬鈴叮當(dāng)叮當(dāng)?shù)泥l(xiāng)下馬車上,情不自禁地哼起歌兒來。祖父見孫子喜歡唱歌,便送給他一架舊羽管鍵琴。四歲的貝多芬對這個東西非常喜愛,只要家里沒人,他就揭開琴蓋,爬在上面,用小手指按那琴鍵。奇怪的聲音使貝多芬著了迷,他越彈越有興趣。
貝多芬的父親是音樂方面的行家。憑經(jīng)驗,他感到孩子這樣熱愛音樂,將來很可能有所作為。他想:孩子的天才在于開拓,等待天才的出現(xiàn)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到貝多芬跟前,指著鋼琴說:“哎,你喜歡這個嗎,孩子?”貝多芬點了點頭。父親說:“來,我教你彈!”
貝多芬高興極了,每天一吃過晚飯,父親就把他帶到鋼琴前面,耐心地教啊教啊,直累得貝多芬眼睛睜不開了才休息。有時貝多芬不用心,父親就用戒尺輕輕地敲一敲他的小腦袋。要是彈錯一個音符,要練上一天一夜,直到彈準(zhǔn)為止。早上三個小時,晚上三個小時,天天堅持練。祖父對家里人說:“為著人間最美最高的藝術(shù),小時候吃些苦是值得的。”
父親知道,光把孩子關(guān)在屋子里教是不行的,還要讓他見見世面、開開眼界,便帶他去大劇院看歌劇。貝多芬感動極了,他進(jìn)了劇場就不想再出來。父親說:“你瞧,做個音樂家多了不起!創(chuàng)造出這么奇妙的場面,不是最大的光榮嗎?”
貝多芬不禁大吃一驚:這種動聽的音樂竟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一個音樂家創(chuàng)造的,不是天造地設(shè)的。哎呀,自己要是能有那么一天,也成為一個音樂家多好!于是,一顆幼兒的心靈嵌進(jìn)了這樣一個美好的理想:我將來一定搞音樂,一定的!
11歲時,父親給他在樂隊里謀了一個位置,為他進(jìn)一步深造創(chuàng)造了條件。13歲,他就當(dāng)上了大風(fēng)琴手。隨后,貝多芬離開了故鄉(xiāng),住到了維也納,拜見過莫扎特和拜倫。三年后他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次鋼琴演奏會,轟動了全城。一個音樂天才就這樣降臨了。
鏈 接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xué)心理學(xué)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他看來,每個人至少存在八種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邏輯數(shù)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但是,每個人的智能結(jié)構(gòu)是不同的,優(yōu)勢自然也大不相同。
百度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對您了解子女的智能特點將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