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節(jié):公孫弘的跟進(3)

中國歷史中的誣告往事:無中生有 作者:何木風


趙王在得知兩位諸侯王死掉的消息后,開始慌張了。因為當初主父偃也在他這里待過,并且也沒有受到自己的重用。他決定先下手為強,趁著主父偃在齊國的空當,派人跑到朝廷向武帝告主父偃接受其他諸侯的賄賂。

事實上,主父偃絕對是個貪污犯,他不但接受諸侯王們的賄賂,在長安城中也經(jīng)常接受眾大臣的賄賂,受賄累千金。有人曾奉勸他不要過分玩弄權(quán)勢,不要如此張揚,做人應該為自己留點退路。主父偃卻說:"吾日暮途遠,故倒行逆施之。"

漢武帝可能也知道主父偃有這樣的毛病,當趙王的狀子來到長安時,他并沒有想追究此事。可當他聽到齊王自殺的消息后,大為震怒。他立刻懷疑是主父偃逼迫齊王自殺的,于是下令搜捕主父偃。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主父偃受賄是真,但并未脅迫齊王,齊王確實是畏罪自殺。既然事情已經(jīng)調(diào)查清楚,那么主父偃雖然有過,但并不是大過,所以,武帝決定饒了他??删驮谶@個時候,公孫弘站了出來。他認為:齊王自殺沒有留下兒子,王國應當廢除,收歸朝廷劃為郡縣;若朝廷不殺主父偃,皇帝您則有貪圖齊國領地,故意指使主父偃殘害宗室之嫌疑。

這段話說得非常精準到位,而且正好射中了武帝的癢處。把封國廢除是武帝想要的,但絕對不能讓天下人說齊王自殺是自己的主意。公孫弘無疑是給武帝出了一個只有一個答案的多選題。那就是,必須要殺主父偃,否則,皇帝就要背上罵名。

武帝略加考慮,就把主父偃推上了斷頭臺。

公孫弘與主父偃并無大的恩怨,二人在性格上與政見上可能會有所不同,但身為三公之一,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落井下石。公孫弘可謂最善于利用這一誣陷技術(shù)??晒珜O弘這么一落井下石,主父偃就非死不可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