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節(jié):第二章 當告密成為國法(2)

隔墻有耳:中國歷史中的告密往事 作者:何木風


孝公這才提起精神來,問商鞅該如何來做。商鞅先是說了自己的法家主張,然后要權力。他希望自己能全權負責整頓秦國政治、經濟等等一系列措施。孝公點頭,任命他為大良造,相當于宰相,全權負責變法事宜。

但是,任何一場對傳統進行顛覆的變法都會受到阻力,商鞅在各種各樣的阻力面前并沒有退縮,他還為自己尋找心靈龜湯:懷疑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就不能成就功名;懷疑自己所做之事是否妥當,就不能建立業(yè)績;才干出眾的人,總是遭到世俗的誹難;有獨到見解的人,必然遭到一些人的誹謗;愚笨的人對于已經成功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是怎樣成功的;聰明智慧的人,在事情還在萌芽階段時,他就察覺了;不能和無知的人商量如何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計劃,只可與他們坐享其成;創(chuàng)造新的理論,不能迎合舊的習俗;奪取天下的人,不與平庸之輩共同謀劃;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夠強國,是因為不按老習慣辦事,他之所以能夠使人民富裕,是因為他不遵循老規(guī)章制度。

這段話可以看做是商鞅的變法宣言,秦孝公對此深表贊同。雖然秦國內反對變法的聲音非常強,但是沒有行動,一切都等于是空話。

商鞅的變法內容主要有如下幾項:第一是實現鄉(xiāng)邑的合并,全國建立三十一個縣,每縣設縣令。第二,廢除井田制,準許買賣土地。第三,等級與獎勵制度。第四,也是最讓后人爭議的“什伍連坐法”。

該法規(guī)定,“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這就等于是把“告奸”制度化、嚴密化。而這種制度是建立在里保戶籍制基礎上的,戶籍制從商鞅始,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繼承這一制度。有了戶籍制,秦國百姓就都在國家的嚴密監(jiān)視之下。在商鞅看來,“人性惡”,特點就是“好利惡害”,具體表現為“民之性,饑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币源藶槌霭l(fā)點,商鞅認為人與人只有利害關系,為了自己的利,人人不惜鋌而走險危害他人。君主實際上時時處于奸民與奸臣的包圍之中。那么身為一國首腦該如何保身呢?告奸和連坐制度應該是一個方法??梢姡眺钡乃悸肥?,只要是人,就是壞的。他們在心中藏了很多秘密。這些秘密對國家是危險的,國王和他都不是神,不可能知道這些人的秘密,所以,必須要有告密者。于是,商鞅把告密寫進國家法律,并特別提倡親人之間的“告奸”。

在今人的理解中,“奸”是一些壞事,比如殺人越貨、貪污腐化這種被人類道德和法律所公認之奸,這些“奸”是必須要告的,不告才是不道德。秦國每個百姓都有這種義務,但是,商鞅所謂的“奸”卻不是這樣。

比如,有人認為酷刑太重,這是事實。如果有人告密,商鞅就會將說這話的人處以更嚴厲的刑罰。也就是說,商鞅所謂的“奸”是完全跟君主和統治階層的利益相抵觸的。秦國的百姓要是碰到這種奸人奸事,就有互相告發(fā)的義務。如果你知道“奸”而不告發(fā),有人告發(fā)了這件事,你也要受到處罰。所以,整個秦國上下就成了一個告密集中營。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告密,可你不告密,有人搶在你前面告,你就要倒霉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