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節(jié):國有疑難可問誰?-采訪羅榮桓的兒子羅東進(1)

往事親歷:開國將帥的親情家事 作者:郭戰(zhàn)平


國有疑難可問誰?

——采訪羅榮桓的兒子羅東進

采訪時間 2002年8月

采訪地點 北京 羅東進家中

采訪對象 羅東進(時年63歲) 羅榮桓的兒子

采訪記者 王 哲

孩子的名字是父親一生征戰(zhàn)的路線

東進、北屯、南下、北捷,是羅榮桓幾個孩子的名字,這些極富動感、極具方向感的名字,集合起來就是對羅榮桓一生征戰(zhàn)的形象闡述。

記者:您兄弟姐妹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加起來好像就是您父親行軍打仗的全過程。

羅東進:我生在山西長治,部隊正好是在進軍途中,后來我父親去看我的時候,部隊正在往東面行軍,他看了一眼就要走,我母親說你給他起個名字吧,他就隨口說叫東進吧。

我原來有個哥哥,父親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北屯,就是老屯兵在北方嘛。

我妹妹是在山東從北邊的魯南行軍的途中生的,所以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南下。

我下面這個大妹妹是1949年建國以后出生的,那時北京也解放了,正好西藏也和平解放了,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北捷。

我還有個小妹妹,小時候叫臘晴,臘月生的,就那么叫;以后她自己起了個名字叫羅寧,就沒有按我們這個東西南北。

羅東進是在父親身邊生活最長的一個孩子,但也是在5歲的時候才回到父親身邊。長期的南征北戰(zhàn)讓羅榮桓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

記者:在兄弟姐妹當中,您是在父親身邊生活最長的一個吧?您姐姐好像到建國以后才見到自己的父親。

羅東進:我是在山西出生的,也就是出生了兩三個月吧,就帶著我到了山東。山東的形勢比較緊張,就把我放在了魯西南,以后到了1941年,我才由魯西南轉到沂蒙山區(qū)。

情況好一點就把我接過來,“掃蕩”了就把我轉到老鄉(xiāng)家里,就是這樣反反復復。我5歲以前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寄養(yǎng)在老鄉(xiāng)家里,但是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一直跟著父親。所以應該說,在我們這些孩子當中我是跟他時間最長的了,從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一直到建國以后。

我兩個妹妹都比較小,一個是1949年,一個是1951年出生的,那是在建國以后了。我的那個姐姐,她出生比我早,70多歲了,但她在解放以后才見到我父親。

記者:平時父親和你們這些子女交流多嗎,比如和你們說起他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他是不是常常用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教育你們?

羅東進:我父親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孩子們有時候問他,他也說,但主動說的情況不多,比如他那時候上學的事情就是我主動問的。

有一年冬天我從哈爾濱坐火車,因為把座位讓給了一個老大爺,自己站在兩節(jié)車廂的中間,回來都感冒了?;貋砗笪夷赣H問起來,我就講了這個事,父親聽了挺高興,他說你這做得對,人家年紀大,你讓他是對的。后來他就講你們現(xiàn)在有火車坐,我上學的時候哪有火車??!

父親那時候在長沙上中學,他原來是上私塾,以后又在老家上小學。后來上中學他考上了協(xié)軍中學,是柳直荀辦的。上中學的時候是1923年吧,正好爆發(fā)了反抗日本的學生運動高潮,當時“學聯(lián)”號召抵制日貨,他從學校到家,走水路要坐輪船,而這艘輪船是日本人造的,以后為了抵制日貨他就步行。當時沒有鐵路,也沒有那么多的交通工具,就步行回老家,一般走的時間很長。他就給我講:“我們那個時候沒有火車,都是步行,你們現(xiàn)在有火車了,比我們強多了?!边@個故事是在這個情況下給我說的,平常自己不主動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