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他一句話也不想說。
對艾希曼的審判是曠日持久的。為了防止在場旁聽的觀眾表現(xiàn)過于激動而當場刺殺艾希曼,在審判時,特地設(shè)立了一個上面敞開的玻璃罩,而艾希曼就站在玻璃罩里面接受審判。在審判的法庭上,面對豐富的鐵證,艾希曼竟然良心發(fā)現(xiàn),說:“我早應(yīng)該把子彈射進我自己的腦袋?!痹跀?shù)不清次數(shù)的審判中,旁聽的觀眾由于忍受不了觸目驚心的事實,竟有人不止一次地暈倒在法庭上。
直到1962年的5月29日——事隔兩年以后,以色列最高法院才判處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屠殺大批猶太人的直接責任者——阿道夫·艾希曼——死刑。
艾希曼在臨刑前對押解他的一個以色列官員說:“希望你不久就會走上我這條路?!边@是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話,而聽他說話的人叫艾坦——若干年以后,他當上了拉卡姆的局長。
1962年6月1日晨,太陽還沒露出地平線,瀕臨地中海的以色列海法港外的海面波光粼粼,碧波萬頃。一艘以色列海軍小艇風馳電掣般地沖向大海。當小艇駛出以色列領(lǐng)海時,一名戴白手套的以色列海軍軍官把一個鐵皮罐拋入茫茫大海。旋即,小艇轉(zhuǎn)頭返航。被扔入大海的鐵罐里裝著艾希曼的骨灰,以色列人要把骨灰拋在遠離海岸的波濤中,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頭號敵人的骨灰玷污猶太人神圣的故鄉(xiāng)。一場曾纏繞了千千萬萬猶太人的惡夢結(jié)束了。
阿道夫·艾希曼曾經(jīng)是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主要工具,是納粹德國行將崩潰前執(zhí)行喪心病狂的“徹底解決方案”的負責人,在被屠滅的600萬猶太人中,大約有200萬猶太人的死跟他有極其緊密的關(guān)系。盡管懲兇艱難,但是,艾希曼最終還是受到了正義的審判。艾希曼案件實際上延續(xù)了紐倫堡審判創(chuàng)立的規(guī)則:一個人因為接受軍事命令而犯下罪行,他將承擔作為一個人的法律責任,沒有豁免權(quán)。實際上,這是一個人類生存的底線倫理與罪惡職責的沖突,來自自然法的正義觀念維護人類生存的底線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