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金軍南下和徽宗退位(4)

大宋之殤 作者:彭蘇


12月23日這天一大早,數(shù)百名親王、宗室和百官就來到了勤政殿。

然而,這天勤政殿的氣氛,與往日朝會大不一樣。四位身穿鎧甲、手持金瓜儀杖的武士立于大殿四角。大殿外空庭兩側(cè),列著左右兩列法駕儀仗,親王、宗室和百官皆身著冠冕朝服,由太師童貫、宰相李邦彥兩人領(lǐng)頭,走過兩列儀仗之間進入了大殿之內(nèi),并按照官銜大小,分立于大殿兩側(cè)。只是平日大典必不可少的龐大的教坊樂隊,此時不見了蹤影。

在幾位太監(jiān)的前引下,兩名宮女打著金黃色的帷冠從大殿右側(cè)緩緩走了出來,金黃色的帷冠下面,是面色凝重的徽宗。他的身后,竟是從來沒有和他一起出來上朝的太子趙桓。

殿下,百官都忍不住竅竅私語,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隨著司儀太監(jiān)的一聲號令,百官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當(dāng)徽宗和太子趙桓并坐在寶座上后,百官們這才歸位。

心情無比沉重的徽宗想起了五天前在紫宸殿緊急召集文武大臣的那次朝會,在那次朝會上,剛剛從太原前線風(fēng)塵仆仆逃回東京的童貫在大殿之上,向眾大臣通報了金軍大舉攻宋的情況:河?xùn)|路方面,太原以北的武、朔、代 、忻四州已經(jīng)全部丟失,太原岌岌可危。燕山路府一線,燕山城失陷,多處州縣已陷入金軍之手,金軍正繼續(xù)南下進攻河北路。童貫的戰(zhàn)況通報使得朝廷上下人大臣受到極度的震撼。接著,童貫正式向全體大臣公開了一份金太宗此次南侵的宣戰(zhàn)詔書。這份宣戰(zhàn)詔書告訴了宋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此次金軍大舉南下,其目的并不只是想奪取宋的土地與財富,而是為了廢黜徽宗。這對朝上眾臣來說,這無疑更是晴天霹靂。

童貫通報完情況后,跟隨童貫從太原前線回京的宋軍參議官宇文虛中,在殿前激烈指責(zé)朝廷失策。徽宗知道,宇文虛中曾多次獻策,要求朝廷加強邊防,但都遭到童貫、王黼的斥責(zé)。宇文虛中說完后,給事中吳敏也發(fā)表了意見,他竭力反對欽宗離開東京。為此,他推薦著名的主戰(zhàn)派太常少卿李綱作為東京守將,全權(quán)負責(zé)東京的防守。在朝上,宇文虛中和李綱鑒于局勢的危急,竟大膽上奏,請徽宗傳位太子。宇文虛中更是進一步建議徽宗下“罪已詔”,嚴懲童貫、王黼等人,改革弊政,借以挽回人心。

宇文虛中和李綱在朝上的奏折,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徽宗清楚李綱的為人,在大宋朝廷,這李綱可是一位剛直不阿的忠臣。他是福建邵武人,政和二年(1112)中進士。政和五年出任監(jiān)察御史兼權(quán)殿中侍御史,不久,李綱因為多次議論朝政過失,對蔡京、童貫等人把持朝政不滿,被徽宗罷去諫官職事。宣和元年(1119),李綱再次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nèi)憂外患問題,被徽宗謫監(jiān)南劍州沙縣稅務(wù)。五個月前的7月,李綱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在徽宗的心目中,李綱是一位倔強的大宋忠臣。

出乎朝上所有大臣預(yù)料的是,面對宇文虛中和李綱如此大膽犯上的言論,徽宗并未表示出一絲一毫的惱怒,童貫和王黼等人也未敢置一詞?;兆谥?,宇文虛中和李綱都是大宋的忠臣,他們這樣做,不是與徽宗為難,實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