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怕老婆的“假博士”——胡適(4)

大師-大學 作者:劉克選


另外,胡適在哲學、史學、考據(jù)學、教育學、倫理學、文學史研究,甚至戲劇、小說等諸多領(lǐng)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做出了不同凡響的貢獻。他一方面介紹歐美的思想、文化,一方面用西方的科學方法來整理重估中國古代的文化遺產(chǎn),并兼顧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學術(shù)研究。從新文化運動起,歷次重大的學術(shù)文化爭論,他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其中。難怪有人說:胡適這一時期的文學主張、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工作,在新文化運動中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沒有“胡適”,恐怕也就沒有“白話文運動”——至少運動也不會在那時發(fā)生。

胡適的加盟大增了北大新派的力量和活力。關(guān)于他在當時北大新派中的影響和地位,有論者指出26歲的胡適是其中最年輕的人物。但是他那無可懷疑的受過西方教育的歸國學者身份,他在北大的地位,以及他與《新青年》的聯(lián)系,都標志著他是這個雖然規(guī)模較小,但條理分明、影響巨大的先鋒派的天然領(lǐng)袖。

胡適到北大的頭一年,擔任中國古代哲學、英文學、英文修辭學諸課的教學工作,第二年又任中國名學、中國小說、英文高等修辭學、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等課程,這些眼花繚亂、古今中外兼涉的文史課程,令北大舊派人物自愧不如,而使他深得青年學子的傾心。

我們暫且撇開需要我們仰視得脖頸生硬的成就不說,從肉體凡胎的角度,再看看身佩35個博士頭銜的胡適的婚姻愛情生活,看能不能讓我們變得輕松一點兒。

年僅26歲就任北大教授的胡適,溫文儒雅,風度翩翩,樂觀開朗,談笑風生。他身上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織的經(jīng)緯,又有美國文化浸染的色澤。與他同鄉(xiāng)、同志的陳獨秀在任北大文科主任時是八大胡同??停瑹熁?,氤氳繚繞,溫柔之鄉(xiāng),燕語呢喃。包括周樹人、郭沫若、郁達夫、徐志摩等現(xiàn)代文學的干將們也都紛紛喜新厭舊,掀起一波波拋棄老妻擁抱少婦的家庭革命浪潮,未能逃過“莊稼佬多收了三五斗便思易妻”的讖語,而洋胡適卻能終其一生與頗有河東之獅威儀的小腳糟糠之妻白首到老,不能不說也是個例外。

胡適之不是一個沒有情趣的冷血動物,更不是一個膽小避世的鄉(xiāng)愿。有次他講課時,忽然刮起一陣冷風,他看到女學生坐在窗邊,就趕緊走下講臺親自為女學生關(guān)窗戶。但當女學生瘋狂追求他的時候,卻被他冷峻地拒絕了。在給女弟子張慰慈的扇子上,也許只有和著血淚才能題寫出這樣的文字:“愛情的代價是痛苦,愛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雖然對自己的感情生活保持沉默和低調(diào),對別人,他卻儼然以丘比特自居。當女弟子張兆和拿著沈從文寫給她的情書一臉無辜地向他報告時,他卻報以一臉的微笑,不僅沒有道貌岸然棒打鴛鴦,而且還牽線搭橋,最終撮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配良緣。當梁啟超大罵多情弟子徐志摩和陸小曼大逆不道之時,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向這對金童玉女表示了熱情的鼓勵和支持。

但在他自己,卻又完全是兩碼事了。在中國學術(shù)史上,有兩位大家都熟識的以“懼內(nèi)”而聞名的大家:一個是周作人,他被一個日本女人逼得兄弟失和,后來甚至做了漢奸;另一個就是胡適了。

晚年的胡適曾寫過一首以《舊夢》為題的小詩:上下綠叢中,露出飛檐一角,驚起當年舊夢,淚向心頭落。當年的舊夢究竟是怎樣一些情事,流向心頭的淚滴又是為誰而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