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獨開一代風氣之先(3)

大師-大學 作者:劉克選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1917年1月4日,蔡元培開始到校辦公。蔡元培的一言一行,讓北大人覺得耳目一新。蔡元培就任這一天,北京大學的校役們照例排隊在校門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以示尊敬和歡迎,北大校長當時是由大總統(tǒng)直接任命的特任官(相當于部長級),官高位尊,以往對校役是從不理睬的,不想蔡元培在校役們行禮過后,當即摘下禮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向他們鞠躬還禮。這個行動使歡迎的師生和校役感到驚訝和新鮮。此后,他每天出入校門,校警向他行禮,他都脫帽鞠躬。

1月9日,蔡元培在就職演說中,對學生提出三項要求,即“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明確指出,大學是研究學問、求學的機關,“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要求學生不僅要樹立正大的宗旨,而且必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衡量教員和學生優(yōu)劣的標準,是依他們學問的好壞有無,而不是看他們地位高低、家庭貧富和來頭大小。這些觀點,都是北大學生前所未聞,也與他們的習慣觀念迥異,使學生倍覺新鮮。

1917年是北大歷史上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也是北大建立20周年,12月17日,北大舉行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校慶紀念。這次校慶,與其說是感念過去,毋寧說是慶祝新生。當時文科教授、詞人吳梅曾作一首紀念歌,反映這一特殊時段的歷史意蘊。其歌曰:“域樸樂英材,試語同儕:追想遜清時創(chuàng)立此堂齋,景山麗日開,舊家主第門桯改,春明起講臺,春風盡異材。滄海動風雷,弦誦無妨礙。到如今費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時幸遇先生蔡。從頭細揣算,匆匆歲月,已是廿年來?!?

“喜此時幸遇先生蔡”,正反映了北大師生對蔡元培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北大人對未來的信心。

蔡元培自1917年進入北大至1927年底脫離北大,共有10年多的時間。這10年是北大歷史上生機勃勃、輝煌燦爛的10年。蔡元培的名字同北京大學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思想、精神和業(yè)績已深深嵌入了北大的歷史,當然還有中國的教育史和現(xiàn)代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