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理虧的幕府為了息事寧人,減少國際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來了個照單全收,連個討價還價都不帶的。賠完了錢之后,便開始算賬了。
參與襲擊的那十幾個人,除了當場死在使館的,其余一律處死。
然后又加強了對各國公使館的警備,嚴防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水戶人一看,知道以后殺外國人的機會估計是不多了,得,咱還是接著回去殺日奸吧。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老中安藤信正。
信正在井伊直弼死后掌握了幕府的實權(quán),他其實也是一個開國派,只不過因為前任老大死得太慘太難看,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和教訓,所以,安藤信正走的是曲線開國的道路,就是一邊在朝廷上下打點,讓公家們以及天皇支持自己,搞搞公武合體之類,一邊再著手開國的工作。
這對于把人生目標定位為“一概鬼子全殺盡”的攘夷派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文久二年(1862年)一月十五日早上,總共 6名水戶藩武士襲擊了護衛(wèi)總?cè)藬?shù)在 50上下的老中行列,本來水戶人還想邀上長州的尊攘派一起行動的,但是長州方面的總頭目桂小五郎總覺得這事兒有些不靠譜,所以臨時決定不來參加,算是放了水戶一次鴿子。
不過話要說回來,就算小五郎他們?nèi)チ耍彩撬退赖?,因為長州本來安排的人手只有 3個,就算全部添上去了那總?cè)藬?shù)也不過是 9個。行動的方案比較老套,跟上一次一樣,先由一個在前面喊冤,然后跟著在后面打個黑槍,最后大伙一擁而上,亂刀砍死老家伙。
不過因為這次對方人實在太多,而且自井伊直弼遇刺身亡之后,幕府對于高級官員的安全工作作了充足的預防準備,所以,不但暗殺失敗,參與的 6個人也全部搭了進去。
盡管如此,但因繼大老被殺又出現(xiàn)了老中遇刺未遂,讓幕府原本已經(jīng)就很低的威信再一次地被打了折扣,安藤信正也因此被削減了領(lǐng)地,還被要求在家暫時反省一段日子。
連續(xù)的暗殺動亂事件,讓整個日本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不僅是人,連神—半仙,也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了。
孝明天皇雖說為人強硬還攘夷,但他其實并不反對幕府,相反,他還覺得應該跟幕府合作,也就是推行其所謂的公武合體。
說得透明一點,其實孝明天皇的要求非常簡單,他就希望沒什么外國人來侵略,自己關(guān)起門來大家其樂融融地過過小日子,就行了,足夠了。
這種非常樸素的理想,在當時的世界自然是沒可能的。
可他不愿意放棄,他還是打算努力再試上一把。
他決定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和宮嫁給德川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