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拜占庭帝國將矛頭再次對準了宿敵,一則是歷史積怨使然,再則也是帝國擴張的戰(zhàn)略需要。
530年,在拜占庭人還沒來得及先對波斯人下手前,波斯就已經(jīng)整合隊伍準備圍攻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達拉斯要塞。鑒于達拉斯是戰(zhàn)略要地,東方波斯戰(zhàn)線的統(tǒng)帥貝利撒留決定率軍應戰(zhàn)。不過,當時拜占庭的心已經(jīng)全放在了西方,此刻能配備給貝利撒留軍隊的大都是由日耳曼人和匈奴人組成的雇傭兵,這些雇傭兵大部分未經(jīng)過嚴格訓練,最要命的是這些人對拜占庭的軍隊統(tǒng)帥并不忠誠,搞不好就會倒戈。盡管知道有風險,但貝利撒留還是決定冒險同波斯人一戰(zhàn)。
達拉斯一戰(zhàn)是拜占庭人與波斯人的陸上交鋒。貝利撒留在觀察了達拉斯的地形后,最后選擇在其南面預設陣地。他命令士兵們挖掘一條又寬又深、可作掩護的戰(zhàn)壕,同時在戰(zhàn)壕兩側又挖掘兩條稍短的戰(zhàn)壕,并讓騎兵潛伏其中??恐藨?zhàn)略部署,在一番激戰(zhàn)后,拜占庭部隊將數(shù)量占優(yōu)勢的波斯軍給擊敗了。
達拉斯一戰(zhàn)的勝利,重錘打擊了波斯軍隊的進攻勢頭,而此后查士丁尼也終于能放開手腳去西擴帝國的版圖了。
3-3拜占庭帝國的"光復大業(yè)"
拜占庭帝國的軍隊雖然在達拉斯一戰(zhàn)中大敗波斯軍隊,但查士丁尼對波斯的領土和財富并不感冒,他朝思暮想的是帝國在西部的"根"。他要趕走昔日羅馬廢墟上的各個"蠻族"王國,恢復昔日的帝國版圖。因為這個宏大愿望,查士丁尼在達拉斯戰(zhàn)后不久,就下令將貝利撒留召回,令其全力準備征服西方。
當時,拜占庭帝國西方的敵人有東哥特王國、盎格魯-薩克遜王國、法蘭克王國、勃艮第王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王國。其中,在這些王國中以地處北非的汪達爾王國的統(tǒng)治最不牢固,軍事力量也最為薄弱。于是,對汪達爾王國的一戰(zhàn),成了拜占庭帝國開刀祭旗的第一戰(zhàn)。
531年,年輕時曾與查士丁尼是盟友的汪達爾國王希爾德里克,被其侄子格里梅爾推翻倒臺,身陷牢籠。借此機會,查士丁尼打著幫助"盟友"恢復王位的旗幟,向汪達爾王國宣戰(zhàn)。
533年6月22日,拜占庭帝國遠征軍在貝利撒留的指揮下從君士坦丁堡出發(fā)。這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遠征軍,它分乘500艘戰(zhàn)艦向西方浩浩蕩蕩地駛去。艦隊行至西西里島時,貝利撒留探聽到汪達爾新國王正忙于鎮(zhèn)壓屬地撒丁島人民起義,似乎還顧不上自己的到來。貝利撒留聞訊大喜,遂命令艦隊揚帆直駛至非洲海岸。9月初,遠征軍終于到達了距汪達爾首都迦太基不遠的地方,并在那里登陸。遠征軍剛剛登陸,便在岸上四下張貼布告,說拜占庭帝國的軍隊是為了討伐格里梅爾來的,絕不會威脅百姓。之后,遠征軍徑直開拔至迦太基,并且前鋒人馬很快就抵達城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