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日本前,一直以為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因?yàn)椴徽搹娜毡镜拿窀柽€是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日本人對櫻花的喜愛和鐘情。少時讀冰心散文——《櫻花贊》,曾對文中的日本櫻花迷眷萬分。想象中的4月是日本櫻花燦爛和飄逸的時季,從皇居附近的千鳥淵到上野公園,櫻花無處不在,無處不嬌。
客居日本多年后,始知日本沒有法定的國花,櫻花只是令人喜歡的花而已。史料記載,日本人在江戶時代,是偏愛梅花的,梅花當(dāng)時是日本的花中之最。很多古代日本的陶器和屏風(fēng)的圖案,都是或松或竹或梅,以至到了今天,在日本的很多日常生活中,仍留用著松竹梅這三個字。比如有的日餐館的定食菜單上或日本酒的名字,都有松竹梅的字樣。這或許是受了唐漢中國文化的影響。
櫻花成為日本人喜愛的花,大概是從明治時代的后期。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了開國發(fā)展之路,明治政府在日本各地大量種植櫻樹。櫻花的短暫開花期(幾天)與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及日本神道教的生死觀,都有著綿綿的相關(guān)。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nèi)容。短即長,長即短,只要全力去詮釋生命的內(nèi)容就好。從明治后期至今的100多年里,櫻花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國花,雖然沒有法律上的認(rèn)定,但日本人每到春天,近乎瘋狂的櫻花祭,都讓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驚嘆又隨鄉(xiāng)入俗。賞櫻,已是日本人春天的最大快樂。日本的皇室之花是菊花,它彰顯了日本皇家的權(quán)威和莊重。每年的秋末,在日本各地都有秋菊展,黃白紫等各色菊姿,確有“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捏@艷。日本平民百姓還是喜歡街頭巷尾的櫻花,隨處可見,隨心可賞,不是法定國花的櫻花,是民心所向所定的國花吧。
說到日本的國花,順便說說中國的國花。中國的國花,漢唐時代是牡丹。雖然陶公的菊、周公的蓮都曾留墨成文,但牡丹絕對是當(dāng)時最受推崇的花王。唐代的劉禹錫詩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睔W陽修曰:“天下真花獨(dú)牡丹。”當(dāng)時,洛陽和長安等地,種植大量牡丹,權(quán)貴和富商以牡丹競艷為榮。牡丹花姿的雍容華麗,映襯出盛唐中國繁榮的國情民風(fēng)。但是到了民國時期的1929年,法令上規(guī)定了梅為中國的國花。因?yàn)榱袕?qiáng)虎視下的中國,華麗的牡丹不適合當(dāng)時的國家社會氛圍,而迎風(fēng)傲雪的梅花,象征著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新舊國花的變遷史,反映了時代精神風(fēng)貌,也反映了國民的性格。其實(shí),中國人既愛牡丹的雍容,又愛梅花的傲骨。也如日本人的古時梅今時櫻的花戀情結(jié),都多少反映了其國民性和鄉(xiāng)土風(fēng)情特點(diǎn)。
說論日本和中國的國花,讓人聯(lián)想到世界各國的國花,比如埃及的睡蓮、印度的瑤戈、墨西哥的仙人掌、英國的玫瑰等。如果4月在日本各地行旅,隨便問問眾多的櫻見(賞櫻)日本人,日本的國花該是什么花?或許他們會不假思考地回答:櫻花吧。若問到我這個客居日本幾十年的外國人,我也會回答: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