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伏羲啊,伏羲(7)

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jì)中華文明的復(fù)興 作者:翟玉忠


多年以后,正直的楚國大夫屈原還在為鯀鳴不平。他慨嘆:鯀因?yàn)閯傊辈话⒍糇陨恚K于被殺戮在羽山的荒野;(《離騷》原文:鯀婞直以忘身兮,終然妖乎羽之野。)就是由于行為耿直而不隨波逐流,鯀的治理洪水才因其被殺而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九章》原文: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拋開儒家編造的上古德治神話,堯舜禹時代中華法制體系逐步成形,其中一個不可不提及的人物是皋陶。

皋陶又名咎繇,生于堯帝之時,卒于夏禹之前,是古代東夷部落少昊氏的首領(lǐng)。皋陶歷經(jīng)堯舜禹三世,歷史傳說他的主要功績是制定刑法和對教育有所貢獻(xiàn),曾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五教”。其中“五刑”是指“甲兵、斧鉞、刀鋸、鉆笮、鞭撲”:甲兵即對外來侵犯和內(nèi)部叛亂的討伐;斧鉞系軍內(nèi)之刑,屬軍法;刀鋸系死刑和重肉刑;鉆笮是輕肉刑;鞭撲是對輕罪所施的薄刑。

皋陶是黃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紀(jì),是中華民族的司法鼻祖。

史書中記載的夏朝法規(guī)多些,還出現(xiàn)了表征中華文明先進(jìn)形態(tài)的“環(huán)境保護(hù)法”?!蹲髠鳌氛压曛姓f“夏有亂政,而作禹刑”;《晉書·刑法志》載:“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則五刑之屬三千?!睗h朝經(jīng)學(xué)家鄭玄指出所謂五刑三千條,即“大辟二百,臏辟三百,宮辟五百,劓、墨各千”(《周禮·秋官·司刑》鄭氏注)。

另外《逸周書?大聚解第三十》借周公之口收錄了一條禹時期的環(huán)境保護(hù)法,上面說:“我聽說禹的禁令:春季三個月,山林中不準(zhǔn)用斧子砍伐,以成就草木的生長;夏季三個月,江湖中不準(zhǔn)下網(wǎng)罟,以成就魚類的生長。并且聚合農(nóng)民努力操作,以成就男耕女織之事?!保ㄔ模旱┞動碇捍喝律搅植坏歉玔斤],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wǎng)罟,以成魚鱉之長。且以并農(nóng)力[桑],成男女之功。)

商、周中華道/法原文明

商、周是中華道/法家原文明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伊尹·九主》是帛書《老子》甲本后四種古佚書之第三種,一般被認(rèn)為是《漢書·藝文志》道家《伊尹》五十一篇中之佚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商初重臣伊尹的法家治國理念?!兑烈ぞ胖鳌烦缟蟹抑螄鞣质?,繩法則,審名命,對《申子》、《韓非子》、《管子》等法家著作都有深度的影響。佚篇的重要概念和用語,可與西周金文、《國語》、《左傳》相印證,一般認(rèn)為其成書年代不晚于春秋末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