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成就真人的四種美德(2)

無可摧毀的純真 作者:(科威特)阿瑪斯


細膩意味著把別人看成和自己一樣有價值,一樣美好,而且要以這種態(tài)度來待人。你不能在自己和他人之間豎起一道厚厚的屏障,也不能把別人看成是敵人或對手。你要把他們看成是你的一部分,和你有同樣的本質,就像同一只手上的指頭一樣。你不會想以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你的手指,你會以溫柔、體恤和細膩的覺知去對待它們。因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溫柔和細膩的態(tài)度在消弭疆界上是極為重要的,其實這就是在放下堅實的分別意識。所有的遲鈍、粗魯、堅實與攻擊性,根本上都是在企圖護衛(wèi)自己的疆界。因為你誤以為有個東西必須得保護,所以才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墻,直到自己變得厚重、堅實、不敏感、冷漠、煩亂以及粗魯為止。生活應該能支持你揭露內心的真相:你的生活方式、行為舉止、吃東西的態(tài)度、居住的環(huán)境,都應該讓你產生細致、溫柔、敏感及精微的覺知。你可以下工夫去發(fā)展和欣賞這些品質。你必須很堅定地留意實相的這些面向,試著以敏感的覺知來接收和反應,讓這些更精微的元素影響你整個生命。因為一體性就是事物最精微的面向,也是最細膩的覺知狀態(tài),因此你必須變得溫柔、細致、有伸縮性,才能發(fā)展出必要的敏感性。

第四種美德是助人的意愿。很顯然,助人的意愿是奠基于一體性之上的。因為你覺知到內在工作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眾生在做,所以自然懂得去幫助別人。如果只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就不是真的在做內在工作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而且在自己身上下工夫,是不可能不幫到別人的。但助人并不代表要跟他們一起做些什么,而是要覺知以及關懷別人的煩惱、心理議題以及困難。事實上,這意味著一直保持慷慨的心胸,因為別人和你是沒有分別的。如果內在工作的目的只是要解脫自己,甚至認為這跟解脫別人是不一樣的,那么出發(fā)點就錯了,而且結果一定會出現(xiàn)很大的問題。反之,我們也無法借由助人來了悟一體性。我們所謂的助人,指的其實是認清別人和我們一樣有價值,一樣需要幫助。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會自動敞開,愿意去協(xié)助和體貼別人。但如果助人只是達成一體性的伎倆,那么反而會助長自己的分別意識,無法認清別人或眾生和我們同屬一種本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