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質(zhì)上都是痛苦的

狂喜之后:踏上內(nèi)心的探險之旅 作者:(美)杰克·康菲爾德


我覺得這世間根本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與這份永恒的寧靜相比。與這份靜寂相比,其他外物就成為擾亂心境的粗糙痛苦覺受。直到意識又恢復日常狀態(tài)后,我才深刻感悟到佛陀體會到的世間苦難是什么。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已注定走向滅亡,而我們逆勢操作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內(nèi)心翻涌的情緒和種種過往——本質(zhì)上都是痛苦的。

我記得后來自己走在印度的某條路上,目睹小羊出生的情景。我看著小羊掙扎著離開母體的樣子,這令我震驚不已。我領悟到自己若是有任何的執(zhí)著——陷溺于生老病死——那么人生必然受苦。我整個人就這么僵立在那兒。我可以感受到這份傷痛里含藏著豐盈的大悲心。此情此景我將畢生難忘。

但人類追求歡愉和聲色感官刺激的欲望也同樣的強烈。不到幾個月時間,我又置身現(xiàn)實世界追求音樂和醇酒。那股需求和沉迷聲色的力量,猶如我在印度所見所聞的劇烈反彈力。盡管如此我仍不忘靈修,因為內(nèi)心深處有某部分永遠清楚認識真理的滋味,那種心靈震撼是永難忘懷的。

當我們尊敬那扇人世苦難的大門,內(nèi)心生起的正是大悲心。人們說,大悲心是在面對有情的苦痛時,內(nèi)心感同身受的震動。這是對于眾生,對所有生滅無常,對必須依傍其他生物的生死而存活的生命體的一份溫柔慈愛。人生的每段旅程都需要這份大悲心,不論你是佛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還是基督教徒。在這趟恩典與救贖之旅中,最重要的課題正是人類的苦難。有位修女回憶道:

在復活節(jié)的前一個月,我們一如往常進行各項預備工作,加強節(jié)日前夕的祈禱和念經(jīng)活動。當時是春天,我決心要放手一搏,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完全臣服,把自己滿滿地擺在上帝面前。我花了許多時間思索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大奧秘。復活節(jié)結束后,我們經(jīng)歷了耶穌復活那種普天同慶的喜悅,整個團體也因慶典而變得非?;顫娪猩鷼?。

大約一周后的某個晚上,我在房間里望著現(xiàn)代版的耶穌殉難圖,這是我們在墻上僅有的圣像。突然我感到涌起一股悲傷和痛苦。我身體開始痛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猶如在垂死中掙扎,那份感覺是如此真實,讓我整個人無法自拔,我開始為在十字架上殉難的基督,為他所承受的苦難和死亡而悲泣。然后我又變成了圣母瑪麗亞,她憂傷地抱著滿身釘痕,為人類舍身的兒子,但她心里明白這十字架的殉難尚未結束。我是眾生的母親。我是在戰(zhàn)爭中、在意外事故中失去至愛孩子的母親,是因疾病失去孩子,因饑荒無法喂養(yǎng)孩子的憂傷母親。我是置身亞美尼亞地震,眼見孩子埋身瓦礫堆卻束手無策的母親。我是那些被送上戰(zhàn)場的年輕士兵的母親,他們?nèi)螒{自己的生命浪費在無意義的戰(zhàn)爭中。我是正被送往屠宰場的無助牛群和豬只,我是現(xiàn)代的軍官和羅馬的士兵,我是那仰賴社會福利津貼過活的單親母親和貧民區(qū)中貪得無厭的房東,是受害者也是犯罪者,是終須面對一死,在痛苦中備受煎熬的眾生。我眼前浮現(xiàn)一幕幕世界的痛苦——如許沉重的痛苦,根本無法承受。

忽然,耶穌就躺在我懷里,我們一起緊擁著這世界的苦難。我了悟到心懷悲憫地擁抱這些苦難是神圣的舉動。我的心被撞擊開來,而讓我心門敞開的動力變成了神圣的痛苦。我想這正是神讓我們內(nèi)心涌出哀傷的目的,為的就是使所有人類靈犀相通。人世間充滿悲憫。在無盡悲憫中又生悲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