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則公案和《莊子》的關系如何?我們如何理解這一系列東西?我們看現(xiàn)在佛教網(wǎng)站上的帖子,這些官司打得真熱鬧啊。在網(wǎng)上你要和哪位爭是非?哪怕你堂堂正正,老老實實,但彼此之間,誰管誰呢?人人都要一逞痛快,拿莊子的話說,"其所言者特未定也",你把自己的話表達清楚沒有?人家如何理解你的東西?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們看到,往往是前一句話還沒有理解,還沒有搞明白,后一句糊涂話馬上又冒出來了。
西方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稱為"聾子的對話"。每個人并沒有把對方的話聽懂,也很少有人能夠非常謙虛地把自己放下,認認真真地聽別人表達意見。這就是人與人交流的可悲之處。很多誤會,很多是非,都由此而來。每個人都有個性,每個人都有嗔慢之心,自然每個人都有自以為是的地方。我有時候到網(wǎng)上看眾生相,哎呀,真的好看。留意一看,誰又是真謙虛的呢?都覺得自己了不得。有體會了,有高見了,有心得了,于是噼里啪啦就在網(wǎng)上甩出來。
所以莊子說"夫言非吹也"。"吹"是大自然的東西,是大道運行,可以叫"吹"。你說是"潤物細無聲"也好,是"黑云壓城城欲摧"也好,不管它,那是自然的事,老天爺想怎樣就怎樣。但是語言表達出來就不是這樣,完全就是主觀的東西在里面運行,也就是表述人的認識。人的認識包括了情感的東西、意志的東西、知識性的東西和自以為有所得、有所見、有所知的東西。這里翻譯過來就是,各人有各人的成見。什么東西能說得清楚呢?但是"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每個人的語言表達都有其模糊性、不確定性。沒有誰的語言能夠把需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得很精確、很清楚。
好在西方的邏輯學也好,科學也好,它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上非常嚴密,如果沒有準確的表達就不行。人要到月亮上去,如果運算誤差一小點就上不去,設計火箭、飛船稍微不到位,就要出事??茖W技術需要絕對的準確性,當然,這個絕對也要打個引號,也不是真的絕對,但至少失誤的幾率要控制在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之內,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但是作為人與人之間,特別是情感的、文化的和事務上的交流,就不是純粹數(shù)學類的論證了,因為數(shù)學上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都可以經(jīng)過論證,那就容易。但是我們不是在數(shù)學中、物理學中過日子啊。哪怕你做生意,也還是在情感上、利害得失上過日子。既然是處于這種狀態(tài),"其所言者特未定也",那么我們所說的話,肯定就具備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
我今天看到某人來了,心里很喜歡。如果來人是個女士,就不敢隨便說"喜歡"二字,肯定要變一下??吹嚼习鍋砹耍肱稽c銀子出來,也不可能直接說出來,你可能會九曲十八彎之后,才表達出來。看到領導來了,你要套點近乎,你又會想怎么個套法最好。人與人之間說話,只要涉及到利害是非,那個語言轉得啊,比川戲的變臉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