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年,幫別人救活了一只新生的小狗狗,通過剖宮產(chǎn)把它帶到了這個世界。對于我而言,那是一件大事、一次警醒,正是這件事點燃了我的夢想,最終使我成了一名獸醫(yī)。幾十年后,當我想起那時的激動仍然覺得困惑。有時候,那種激動的感覺就像研發(fā)出重癥療法時的無比興奮。有時候,激動的感覺則很微妙,就像你在遠處望著一位老人和他的小狗狗重逢時會心一笑一樣。不論哪種方式,獸醫(yī)對我施了魔法,我很久之前就被迷住了。無論什么時候,我的內(nèi)心都很熟悉這種聲音,這種聲音告訴我治療患病的動物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我很喜歡這樣。
到了21世紀,寵物醫(yī)療保健取得了巨大進步,有時甚至比人類的進步都要先進很多。不要提你那些不起眼的關節(jié)置換手術或是腎臟移植了。我指的是基因療法、干細胞療法以及抗癌疫苗接種。如今,這些技術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加以證明,科技的巨大進步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尊重。
在獸醫(yī)學校,我們一直被灌輸科學療法的思想,并在理性思維和證實的資料幫助下接受了這種思想。日常生死之間不會有那么多的機緣巧合,永遠都有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我和許多其他同事一樣堅信這種理念。但是,等我畢業(yè)之后,我卻在這樣一個真實的世界里覺醒了。這個世界充滿著醫(yī)療難題、各種奇跡、無數(shù)次心碎以及各種教訓,而且這種教訓不是靠課堂或講義就能學來的。
我在第一部作品《告訴我哪兒疼》(Tell Me Where It Hurts)中,努力想捕捉獸醫(yī)工作的這種節(jié)奏、匆忙以及各種新事物帶來的影響,將讀者帶到檢查桌這邊,和他們分享努力挽救動物的各種掙扎和喜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向大家傳達一個簡單而又普遍的真理,即不管科技有多發(fā)達,醫(yī)療技術有多先進,一直在忍受痛苦的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的那種關聯(lián),這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用一個不太恰當、有些冷冰冰的詞“紐帶”來描述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但是對于那些一想到要負責任地保持這種聯(lián)系就有些泄氣的人來說,或許這個詞剛好合適。從根本上講,我們的職業(yè)目標就是修復并延續(xù)這其中的相互關愛之情。
接下來我的工作基本上都差不多。兩年來,我見到很多了不起的寵物主以及他們的寵物,努力去證實這其中關愛無可置疑的力量,去發(fā)掘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去揭示普通獸醫(yī)書籍所找不到的一切。這些寵物主都非常和藹,不厭其煩地揭開傷疤,給我講述寵物的病史,告訴我故事的另一面,幫助我理解這段關系是多么重要,他們是多么想挽救它們。他們的見解提醒我一點:大多數(shù)情況下,寵物和主人都是一個整體,關愛寵物影響的不僅僅是患病動物被皮毛或是鱗片包裹的身體,而是遠遠超越其之上。
這本書的核心部分講述的是兩個動物的真實故事-海倫和克利奧,以及它們各自了不起的主人的故事。讀著讀著你就會理解我并不是在沒事找事。有多少輕而易舉的治療值得我去講述,有多少棘手的病例迫使我卷鋪蓋走人,也有多少成功讓我好多天都止不住笑容,很多很多……但是,我敢讓你去搜尋我的記憶深處,看看過濾后還剩下些什么,看看我的情緒最高潮和最低落之外還有什么。所有這些故事都在一個點匯聚。他們完全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卻在這里相遇,正是因為他們所尋求幫助的獸醫(yī)剛好都是我。幸運的是,盡管我是故事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只是配角。
我會盡可能地按照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順序來講述,我的記憶中滿是各類病史、和同事的交談、和寵物主的各種聯(lián)系,包括電子郵件、信件、電話以及面對面的談話。文中多處寵物、主人、獸醫(yī)以及其他人物的名字都有所更改,而在其他地方則用的是真名。
如果說生命這段旅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是有一定緣由的話,那么我想在這里分享的是我所得到的一些教訓。這么多年來,我漸漸認識到,動物是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來教給我們一些東西。盡管它們無法用言語表達自身,但這并不是個負擔,因為它們有很多其他的交流技能。是去用心聆聽還是隨便聽聽,以及要不要仔細觀察,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理解需要忠誠、耐心,還需要堅定的信念。但是,即使是激進的青年都可以讀懂寵物的心聲,理解它們簡單卻難以忘懷的想法。我認為,這些特殊的例子真實明了,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讓我看到了希望、寬容,以及人類和動物之間那種互相敞開心扉激發(fā)出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