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銅及銅合金化學成分檢驗(2)

加工銅產(chǎn)品檢驗技術 作者:路俊攀


 

冶金氣體分析法是以化學、 物理或物理化學方法對金屬中的氣體元素或雜質(zhì)進行分析的方法, 如脈沖加熱紅外吸收法。

銅合金最常用的分析儀器有: 分光光度計; 原子吸收光譜儀; 光電直讀光譜儀;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AES); X射線熒光光譜儀; 紅外C、 S分析儀; 定氧儀等。

(2)按分析時試樣用量不同可分為常量分析(>0.1 g)、 半微量分析(0.01~0.1 g)、 微量分析(0.001~0.01 g)和超微量分析(〈0.001 g)。銅產(chǎn)品主要是生產(chǎn)分析, 試樣量充足, 屬于常量分析。

(3)按被測組分在試樣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可分為大量組分分析(1%~100%)、 少量組分分析(0.01%~1%)和痕量組分分析(〈0.01%)。銅及銅合金最高需要分析高達99.98%的銅, 最低要求分析到百萬分之一的質(zhì)量分數(shù)(μg/g), 涵蓋了各種組分分析, 甚至還遠低于痕量。

(4)按生產(chǎn)要求不同可分為常規(guī)分析、 快速分析和仲裁分析三種。常規(guī)分析是實驗室的日常分析, 和爐前快速分析相比又叫爐后分析??焖俜治鰬糜谌蹮掃^程控制, 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報出分析結果, 便于爐前成分調(diào)整, 對于人工分析來說, 分析偏差一般允許較大, 目前爐前分析絕大部分采用高精度的儀器, 只要樣品能代表所在熔次的成分, 可取消爐后分析。仲裁分析一般是不同單位對分析結果有爭議, 要求權威單位用指定的方法(通常是標準方法)進行精確分析, 以判定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2.1.2 銅及銅合金成分分析特點和標準分析方法

銅合金所涉及的元素多達三十多個, 元素含量高低相差較大。比如純銅主成分銅的含量最高可達99.98%, 而十幾個微量元素中, 部分要求分析到百萬分之一的質(zhì)量分數(shù)(μg/g), 分析的跨度相差五六個數(shù)量級。同一元素在不同的合金中, 含量也相差四五個數(shù)量級。因此分析方法多種多樣, 任何一種方法也不能全部勝任所有分析任務, 這就要求各種分析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分析任務。

目前現(xiàn)用的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有國家標準GB/T5121-199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有色金屬行業(yè)標準YS/T586-200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YS/T482-200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光電發(fā)射光譜法”和YS/T483-2006“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X射線熒光光譜法(波長色散型)”。另外對于粗銅、 銅精礦和陰極銅也分別制定了分析標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