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既要承受痛苦,也要享受生活

星云大師的15堂人生幸福課 作者:星云心語


生活,有時難免會充滿磨難,但總會有陽光的一面。讓磨難不再成為屈辱的前提是,堅強面對,不屈不撓,勇于奮斗,最終戰(zhàn)勝磨難,而讓它成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財富!

有這樣一幅漫畫:一個人正在練拉力器,很明顯,他在鍛煉身體??伤哪樕蠀s帶著笑容,連拉力器都變成五線譜上面跳躍著的歡快音符。鍛煉身體,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啊,可主人公卻苦中有樂。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快樂,只要你熱愛生活,會觀察生活就一定能體會到。所以,我們要學會苦中作樂,享受生活?!澳ルy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边@是人們常說的一句奮進、激勵的話,但學會正確對待磨難更有現(xiàn)實的意義,畢竟,磨難不是幸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在一次聚會上,那些堪稱成功人士的實業(yè)家、明星談笑風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車商約翰·艾頓。艾頓向他的朋友、后來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回憶起他的過去——他出生在一個偏遠小鎮(zhèn),父母早逝,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干家務,辛苦掙錢將他撫養(yǎng)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將他攆到了舅舅家,而舅媽更是刻薄,在他讀書時,規(guī)定他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還得剪草坪和收拾馬廄。剛工作當學徒時,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將近一年多時間都是躲在郊外一處破舊的倉庫里睡覺……

丘吉爾驚訝地問:“以前怎么沒有聽你說過這些?”艾頓笑道:“有什么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磨難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

這位曾經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良久的汽車商又說:“磨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戰(zhàn)勝了磨難并遠離磨難不再受苦。只有在這時,磨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別人聽著你的磨難時,才不覺得你是在念苦經,才覺得你意志堅強,值得敬重。但如果你還在磨難之中或沒有擺脫磨難的糾纏,你說什么呢?在別人聽來,無異于就是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這個時候你能說你正在享受磨難,在磨難中鍛煉了品質、學會了堅韌?別人只會覺得你是在玩精神勝利、自我麻醉吧?!?/p>

艾頓的一席話,使丘吉爾重新修訂了他“熱愛磨難”的信條。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磨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zhàn)勝了磨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磨難戰(zhàn)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我們要能夠保持開朗、樂觀、平靜的心態(tài),善于消除一切煩惱,緩解一切壓力。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佛教也講:禪心清凈境,無心萬事寬。因為忍讓不是弱者,而是有胸懷的大度。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知道傷心、怨恨、煩惱、憂愁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美國西雅圖有個派克街魚市,它以精彩的銷售方式吸引顧客,前臺售貨員將顧客的需要吆喝著告訴后面的同伴,后者跟著重復吆喝一遍,并手腳麻利地把魚像投籃球一樣扔向前臺售貨員,又快又美觀,成為一道舉世聞名的風景。后來,當?shù)匾幻浝韽倪@個有趣的“售魚哲學”中受到啟發(fā),將一個死氣沉沉、常年推諉扯皮的內勤營運部門脫胎換骨成為一個運轉高效、富有團隊精神和輕松愉快氛圍的員工團體。很佩服那種把看似枯燥的工作當成一種“人性碰撞”的過程,把工作當成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坦蕩與大氣。那是一種身心的智慧享受、一份愉悅的情緒、一份撫慰靈魂的愛意。

從人生經歷上看,蘇東坡磨難深重,遭遇坎坷,亦非常罕見?!笆朗乱粓龃髩簦松鷰锥刃聸??!?3歲時蘇東坡一度進入中央政權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見不合,他便開始了大半生的顛沛流離,至死也未能逃離波譎云詭的政治旋渦。35歲時他正當盛年,被貶往杭州任通判,從此開始了夢魘般的貶謫流放生活,按時間順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這個路線圖總的趨勢是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而離黎民百姓卻越來越近。林語堂說他是“貶謫到廣東高山大庾嶺以南的第一個人”。尤其是在海南儋州這個蠻荒之地,蘇軾度過了21年,在北返常州的第二年,蘇東坡永久地停止了他的思考。

讓人感嘆的是,雖然仕途上遭遇不公,經受磨難深重,蘇東坡卻沒有抱怨,沒有沉淪,沒有頹廢。他總是那樣樂觀、豁達,樂天知命,隨遇而安。所以,林語堂感嘆地說他是個“稟性難改的樂天派”。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無恥政客、卑鄙小人的中傷、攻擊、流言、陷害,他不屑反駁與回擊,只是莞爾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個流放地。在惠州的松風閣流連漫步時,他想到的是“此間有什么歇不得處”。他能放下功名利祿以及個人恩怨,而百姓萬民之憂樂卻總是掛在他的心間。興修水利、減免租稅、賑濟災民、平反冤情、為民請命……每到一地,蘇東坡總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語堂稱他是“百姓之友”。

樂觀的人眼中的世界是無限美好、充滿希望的,生活中充滿陽光的味道。擁有樂觀的心理不僅能避免讓自己陷入困境,亦能避免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嘗試釋放自己,讓我們享受生活的美好,發(fā)掘工作的樂趣,用樂觀的力量創(chuàng)造生活和開展工作,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我們身邊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