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畢永年,戊戌變法的1898年,他剛剛十八歲,但此人自幼生長于軍中,有一身驚人的武藝,后來成為了哥老會的業(yè)務骨干,稱得上古惑仔中的老大了,經常往來于漢口、岳州、新堤及長沙等地。江湖中人,多聞其名。
更兼畢永年為人豪放不羈,仗義輕財,所以各堂口兄弟,各地的龍頭老大都渴望與畢永年結識—好弄點銀子來花差花差。
畢永年的名頭之大,不唯是各地江湖老大聽得耳朵都出了繭子,就連洋人也聽說了。
遂有日本平山周、井山雅二等浪人于煙臺找到畢永年,希望傻瓜老畢贊助給他們一點旅費……于是畢永年干脆帶這倆穿塌拉板的東洋浪客來到了京城,要大干一場。
當畢永年意氣風發(fā)地帶領日本人向大京城進發(fā)的時候,袁世凱也正跟在一個日本人屁股后面回到了京城。
和袁世凱在一起的這個日本人,名氣卻是大得很。
他便是于甲午海戰(zhàn)中擊潰了中國海防力量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此番來中國,純粹是個人私費旅游,來中國他最想見到的人就是袁世凱,因為老袁曾一個人將日本人擋在朝鮮外整整十二年之久,這樣的人物,伊藤博文不瞧瞧其模樣,那可是死不瞑目啊。
這邊會黨英雄畢永年和大滑頭袁世凱這兩撥人,各自帶著一撥日本人分路進京,而京城中的光緒皇帝卻突然下了一道密旨。
密詔發(fā)給了維新六君子之一的楊銳。
之所以將密詔發(fā)給楊銳,是因為楊銳是戊戌變法六君子中最為老成持重的??墒抢铣沙种氐臈钿J有個良好的習慣,喜歡猜謎語,他接到密詔后,先不急著打開,而是放在桌上猜謎語:猜一猜,皇上在這上面寫了什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如此猜了三天,打開一看,頓時眉開眼笑,哈哈哈,原來是圣上危殆,哈哈哈,慈禧太后生氣了,要干掉皇帝,哈哈哈,這真是太好玩了—這離奇到了不可思議的歷史,見《戊戌變法文獻資料系目》第1018頁:
近來朕仰窺皇太后圣意,不愿將法盡變,并不欲將此輩荒謬昏庸之大臣廢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
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廢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它!
圣上危殆沒關系,這不,會黨英雄畢永年已經進京了嘛。
畢永年一到,就受到了康有為的親切接見。
1898年9月14日夜九時,康有為召畢永年到他的臥室中,說道:
你可知道今日面臨的危局嗎?太后打算于九月天津大閱兵時殺害皇上,到時候怎么辦呢?我想要效法唐朝張柬之廢武后之舉,然而天子手無寸兵,很難舉事,我已奏請皇上召袁世凱入京,希望你來幫助我。
畢永年狐疑地問道:袁世凱是李鴻章的人,而李鴻章又是太后的人,恐怕不可以用吧?更何況袁世凱那人也不是可以謀事之人,我聽說他在高麗時被幾個日本浪人嚇得尿了褲子,私自逃回,像這種無膽之人,能靠得住嗎?
康有為道:這個你盡管放心,袁世凱兩天前已經到了京城,我已令人去他那里行反間之計,袁世凱愚蠢,必然中我妙計。現(xiàn)在袁世凱已經深信他之所以升官太慢,就是因為太后與榮祿作梗,此時已經恨透了太后和榮祿。而且我已經奏知皇上,在召見袁世凱的時候,隆以禮貌,撫以溫言,又當面賞給茶食,這樣袁必愈生感激而圖報答了。
最后,康有為吩咐畢永年:你且耐心等待著,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讓你來辦。
饒是那畢永年久慣江湖風波,但等康有為用他的時候,還是讓他大大地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