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使命(1)

潮的人 作者:李利忠


◎ 孫詒讓:開創(chuàng)甲骨學研究先聲

1903年,孫詒讓看到劉鶚的《鐵云藏龜》后,驚嘆地說:“不意衰年睹茲奇跡?!庇谑腔▋蓚€月時間,足不出戶,用分類法將甲骨文字的內(nèi)容作了區(qū)分,并對大部分單字逐個進行辨析,于1904年寫出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專著——《契文舉例》二卷,開創(chuàng)了甲骨學研究的先聲。

◎ 蔡元培:開發(fā)學外語

蔡元培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期間,為使學生盡快獲得西方先進思想和科學知識,鼓勵他們重視外語的學習。他從與漢語比較接近的日語入手,“以不習日語而強讀日文書之不徹底法授之,不數(shù)日,人人能讀日文,且有譯書者”。之后,蔡元培還和黃炎培、邵力子等24位學生一起向馬相伯學習拉丁語。他主動帶頭,每天一大早,就從自己的住宿地南洋公學中院步行到徐家匯土山灣馬相伯住處,甚至有時清晨五點馬相伯還未起床就開始敲門。馬先生只好高掛“免戰(zhàn)牌”,“太早了,太早了,八九點鐘再來吧。”一時滬上傳為佳話。

◎ 周氏兄弟:契契勤苦,必有大成

魯迅在日本學習十分刻苦,他和周作人購書之頻繁豐富,曾引起日本報社的注意,云“有支那留學生周氏兄弟二人,契契勤苦,必有大成”。

◎ 魯迅:西湖“平平而已”

魯迅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任教期間,工作十分勤奮。許壽裳曾回憶說:“魯迅極少游覽,在杭州一年之間,游湖只有一次,還是因為應(yīng)我的邀請而去的。他對于西湖的風景,并沒有多大興趣?!m塔如美人,雷峰塔如醉漢’,雖為人們所艷稱,他卻只說平平而已。煙波萬頃的‘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為人們所流連忘返,他也只說平平而已。”

◎ 陳望道:譯《共產(chǎn)黨宣言》嘴盡黑

1920年初,陳望道接受上?!缎瞧谠u論》負責人戴季陶、李漢俊等人的約請,著手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一日,陳母心疼兒子,便做了糯米粽子,外加一碟紅糖,送到書桌前,催促兒子趁熱快吃。過了一會兒,母親在屋外問他紅糖夠不夠,是否需要添些,他連連回答:“夠甜,夠甜了?!碑斈赣H進來收拾碗筷時,竟見兒子滿嘴都是墨汁,紅糖卻一點兒沒動,原來他一邊譯書,一邊蘸著墨汁吃了粽子,還渾然不覺。

◎ 陳望道:隨時留心修辭

陳望道為寫《修辭學發(fā)凡》,隨時留心修辭現(xiàn)象,身邊總帶有一本手冊和一支鋼筆。他常說:“畫家身邊帶速寫簿,我們身邊應(yīng)該帶手冊?!?/p>

◎ 郁達夫:東京帝國大學學經(jīng)濟的文學生

郁達夫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經(jīng)濟學,但除了應(yīng)付一年一度的考試外,很少在這方面下功夫。他特別喜歡讀小說,他在圖書館借閱小說的數(shù)量,可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別人借書總是先查目錄,選擇需要的去借,他卻是從書架上一格一格地整批借出,看完后又從上回終止的地方整批借下去。就這樣一格又一格,一架又一架,到他畢業(yè)為止,竟讀了不下3000本各種文字的小說。

◎ 馬寅初:七旬學俄語

1952年,馬寅初以七旬高齡開始學俄語,周圍有人對此持不贊同的態(tài)度,馬寅初則說:“年紀大了,記憶力是不如青年,但是恒心與勤奮是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的。據(jù)說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在70歲時才開始學騎自行車,我70歲也可以學習俄文嘛!”就這樣,作為北大校長的馬寅初,像一個小學生那樣,每天晚上冷水浴后做俄語題,如此兩年堅持不懈,終于掌握了俄語,能閱讀列寧、斯大林等人的原著。他的俄語老師、一位蘇聯(lián)女青年評價說:“我從來沒有見過70多歲的人這樣認真學習,而且竟然獲得成功!真是奇跡!不可思議的奇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