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繁殖計謀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在過去的35億年間產生、繁衍和進化的,其中一些物種之間在進化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的。也正是這些相互作用,使我們今天看到的自然界不僅是一個個彼此獨立的物種,而且是植物間的相生相克,動物間的食物鏈關系,植物與動物間相互利用等諸多行為和現象。
可以說,要想真正了解一個物種,研究該物種與其周圍物種間的相互作用和研究這一物種自身的生命史同等重要。隨著生態(tài)學的發(fā)展,人們已經在不同程度上理解了物種間的相互作用對一個物種的生命史、形態(tài)、大小、行為乃至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
然而,物種間相互作用的總體進化模式,諸如一種生物如何從進化的角度對其他物種的作用作出反應,或者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隨進化時間的改變而調整,卻常常被忽視。
同時,自然界中一些物種之間起初對立的相互關系隨著進化的歷程演變?yōu)榛ダ年P系,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植物與傳粉或傳播種子的動物之間的關系最能說明問題。取食植物的孢子曾經是陸生昆蟲最早的生活習性之一,而且早期為被子植物提供傳粉作用的昆蟲取食花粉、子房以及花的其他部分甚至種子。
這種范圍廣泛的相互作用對植物來說無疑是有害的。因此,被子植物的心皮極有可能是為了防御花的光顧者而產生。正是這種對立的關系為自然選擇提供了起作用的機會,經過漫長的物競天擇,對花損害程度輕的昆蟲以及產生了自我保護對策的植物被保留下來。
逐漸地,植物進化出分泌花蜜的功能,這進一步降低了動物的介入給植物造成的損失,而動物為植物帶來的利益便因此顯得更為突出。同樣,研究一下取食種子的脊椎動物對種子的取食和傳播,就會更好地理解對立與互利的關系。可以說,這些植物之所以能夠一代代地延續(xù),是因為它們進化出了保護種子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