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

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1 作者:吳正清


三法印三法印是佛陀印證無誤的真理。

佛陀一生遍求人生真諦,到最后終于悟出宇宙中的三個真理……當(dāng)初佛陀在郁盧吠羅村尼連禪那河畔的菩提樹下開悟,成為一個全然覺知的智者,他悟出了什么真理?

接著,佛陀游行四十五年傳法,他說的又是什么法?

佛陀在樹下覺悟的人與世界的三個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寂靜。”

諸行無常世間萬象,沒有任何事物是常恒永駐不變的。

一切都是由一個起因和后來的條件互相配合變化而成的。

而這種因緣條件組合構(gòu)成的無常變遷,就是我們宇宙的實性。

宇宙的實相是永遠變化不已、沒有一刻停息。

而人出于自我短期利益的考慮,從自我的立場希望好的事物能常存,不好的事物不要降臨在自己身上。

但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并不能使事事都遂己意,因而生出了苦。

人會痛苦大多是因為人有“自我”的觀念,而又不真正明白身心、內(nèi)在、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永遠不變,即“諸行無?!边@個宇宙的真理。

所以,佛陀在入滅之前對阿難說:“阿難??!凡是我們所愛的,終將離去;凡是有生命的,終將死亡。所以不必為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存、變質(zhì)敗壞而痛苦悲傷啊?!?/p>

諸法無我宇宙中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因緣條件相加而形成的變化不已的現(xiàn)象……因此,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宇宙,人也是一樣,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刻都處在變化之中,沒有一個實質(zhì)不變的“我”存在。

人會自以為有個“我”,殊不知這只是存在的假象。因為這個“我”是隨時空不同而變化不停的,并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質(zhì)的“我”存在。由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的“我”,條件都不一樣。我們由剛出生時沒有什么行為能力,到長大后叱咤風(fēng)云,乃至老死之前又回復(fù)到?jīng)]有行為能力,都是隨著自己的能力、條件而變遷的。

而我們的身心感受也因時空條件而異,生出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諸多不同的情緒,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起伏不定。

佛陀印證出的最重要的第二個真理便是:“諸法無我?!?/p>

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客觀宇宙,也沒有一個永恒不變、可以流轉(zhuǎn)三世的“我”存在。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涅寂靜人由于對自我利益的考量而生出了貪欲、不滿、愚癡、憂傷、悲痛、苦悶等煩惱……因此,人應(yīng)該通過正確的修行了解到諸行無常的真理,了解到宇宙中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體,也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我存在。用這種態(tài)度去看待內(nèi)在、外在,不因為時空的不如己意而產(chǎn)生痛苦,慢慢地,就能讓自我的情緒不再產(chǎn)生,而達至輕安、喜悅的永恒祥和境地……每個人都能夠以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生活方式、正確的修行方法達到令苦不再生起的安詳喜悅境地。

這個永恒的喜悅境地就是智慧的彼岸。

我們的痛苦來自于我們的無知——去強求或違反世間宇宙的真理,也就因為世事不能如人意,不符合內(nèi)心自我的期望而產(chǎn)生了煩惱。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對宇宙真理的正確認知,通過正確修行的實踐慢慢向契合于宇宙真理的方向邁進,而達至沒有痛苦與煩惱的境界。

這種境界就是智慧的彼岸——涅寂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