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即使真的能達到一周減輕2~3千克的效果,也是暫時的,體重反彈是在所難免的。
查一查
超重與肥胖
做一個小測試,判斷自己是否已經超重,是否需要減肥。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BMI單位為:kg/m2)
體重超重:體重指數=25~30
輕度肥胖:體重指數>30
中度肥胖:體重指數>35
極重度肥胖:體重指數>40
提示與建議
肥胖與多種疾病相伴,如心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癥、膽石癥、膽囊炎、脂肪肝、睡眠窒息等,從而降低生活質量,影響人的壽命。隨著體重指數的上升,風險逐步加大。體重指數上升是發(fā)生慢性病的一個高危險因素。
●心血管?。ㄖ饕獮樾呐K病和中風),是世界公認的頭號死亡原因。
●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患病率在不斷增高。因為它以高血糖為特征,有人將它稱為“甜蜜殺手”,不僅發(fā)病率高,而且危害極大。
●肌肉骨骼疾患,尤其是骨關節(jié)炎。
●某些癌癥(子宮內膜、乳腺和消化道)。
兒童期肥胖與成年期過早死亡和殘疾的高發(fā)相關聯(lián)。
目前各種減肥方法有多種,但是如果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的減肥方法,應該主動請教醫(yī)生獲取專業(yè)的指導。建議先去醫(yī)院檢查肥胖的原因,聽聽專家的建議,健康、科學、快樂地減肥。
肥胖是逐漸形成的,它的治療干預也要逐步進行。最有效的治療是行為矯正、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并自覺長期堅持。
行為矯正:超重與肥胖也是行為病。改變進食行為,例如改變進餐時間、進食量,增加咀嚼次數,減慢進食速度,避免進食時看電視、聽廣播等,在疲乏、厭煩、抑郁時進食還應有意克制情緒。
飲食控制:通過控制高脂肪和含糖食品的攝入,加強鍛煉,使身體攝入的總熱量低于消耗量。一般蛋白質攝入量不低于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1g,或占總熱量的20%,應有足夠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可適當增加蔬菜,避免甜食、油煎食物、巧克力等的攝入。
運動療法:長期堅持有氧運動,循序漸進,運動方式及運動量因人而異。目前認為低強度、低沖擊性、時間較持續(xù)的運動項目較好,如步行1小時,或爬山、劃船、打球、跑步等。如無特殊疾病,運動量以達到最大氧耗的60%為度,簡單計算:運動中脈搏=170-年齡,每日進行30~60分鐘。
小知識
關于減肥藥
至今尚未見到公開發(fā)表的、證明市場上減肥藥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報告,或者說尚未有特殊藥物可推薦作為減肥常規(guī)用藥,藥物治療肥胖不能作為長期治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