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呢?人類生活于人和人的關系之中,任何事物只有放在關系中才能凸顯出其本來的面目。所以,摩根要求兒子,要經常地請教他人,多和他人研究商討。世界在每個人眼中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的區(qū)別,只因每個人的視角不同。我們的背景與經歷總是受到限制,即使盡力地敞開自己,也難免有看不到的死角。這就好比一個方向的探照燈無論怎么來回掃射,總會留下光線的死角。好在我們并不寂寞,還可以向他人請教,既可以請求別人談談對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向別人咨詢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不同的視角帶來不同的洞見,多多請教別人,總會發(fā)現一些尚未被我們碰觸過的智慧死角。
智慧的死角就是黑暗之地,暗藏著害我們跌跤的陷阱,掃除這些死角,就是掃除失敗的可能。一再地從各個方向觀察自己,我們才能最終全面地、如實地了解自己。我們將自己欺騙地有多慘,就將被這個世界騙多慘,我們將自己了解地有多深,就能夠將這個世界把握地有多真。
摩根的一大幸福,就如他對杰克所說的:“這么些年,我是多么費心地讓你能獨立自主,現在它已經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牢牢地生根了?!?/p>
作者手記
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對待缺點的態(tài)度。自卑是人類精神里的暗傷,所以我們一般都有夸大缺點的趨向。一個人對自己有多大的認可,多半取決于他對自己的缺點有多大程度的接受。心理學家認為,那些越是能夠接受自己缺點的人,越是能夠擁有一顆圓融樂觀的心,在現實生活中自如進退;而那些不能接受自己缺點的人,則總是活在自責、愧疚的陰影中,身心無法和諧,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如臨絕地,步步遇挫。所以,請一定記得對自己說,如果你看到了陰影,那是因為前面有陽光。缺點是一種特質的另一面,是它成全了完整的我們,可以改善自己的缺點,但是永遠都不要因此而自我鄙薄自我否認。
許多偉人,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但在行動中卻又保持著輕松自信的態(tài)度,就好像自己沒有任何缺點一樣,這真是一種塑造積極性格的好辦法。學習他們吧,當然,前提是,該改的還是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