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事實例
幾年之前,小林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yè),應聘來到這家化工產品生產企業(yè)。由于小林學歷高,辦事利索,被作為技術人員安排到了企業(yè)的研究所。沒幾年,又從一名普通研究員晉升為研究室主任。小林的晉升腳步不可謂不快,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小林善于為老板補臺。
有一次,老板主持企業(yè)進行制度改革,經過認真的調研,出臺了一套改革方案。由于方案設計時沒有兼顧好各方利益,因此遭到了一些利益團體的抵制,致使整套方案最終沒有被采用,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此,董事會提出要對此追究責任。小林這時候站出來說:“這套改革方案是我策劃撰寫的,是我考慮不周,致使公司遭受損失,我應該負全責?!毙×值倪@句話深深地刻在了老板的心里。
第二天,老板把小林叫到他的辦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小林啊,你真夠不錯的,出了紕漏敢于承擔責任,企業(yè)就需要你這樣的人?!?/p>
老板話里話外的意思,小林自然是心知肚明。沒過多久,小林官升兩級,升職擔任研究室主任一職。
戰(zhàn)局分析
能為老板“補臺”的員工往往很受老板的喜歡,從個人感情上講,每個老板都喜歡有幾個能為自己工作上“查漏補缺”的員工。小林就是如此,在老板出現失誤的時候,站出來替老板補臺,雖然表面上個人的榮譽受到了損失,但是老板的心里卻明白得很,老板會覺得這樣的員工明白事理,自然愿意接觸、信任和提拔這樣的員工。因此,在適當的時候,為老板填補一些工作上的紕漏,維護老板的威信,對自己的事業(yè)及前程當然大有好處。
應戰(zhàn)措施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崩习逡彩侨绱?。老板作為企業(yè)的最高層,每天面對的工作林林總總、千頭萬緒,出現疏忽和漏洞在所難免。與此同時,老板在企業(yè)中所處的金字塔塔尖的地位又不允許自己的尊嚴有失,這時,就應該有員工主動站出來,替老板補臺,保住老板的面子。無論哪個老板,都喜歡給自己補臺的員工,如果員工在關鍵時刻給老板來個“落井下石”,那么,這個員工在老板手下的前途基本上就走到盡頭了。
老板之所以喜歡員工為自己補臺,是因為老板都有“三愿三不愿”,員工應該抓住老板的這種心理,進而拉近與老板的距離。
老板的“三愿三不愿”:
1.老板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
一方面,老板的主要職責是“管”而不是“干”,換句話說就是過問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小事都由下屬操辦。另一方面,老板因為手中有權力,職位又高,面子和權威感較強,做小事在老板對自身而言顯然有失“身份”,有損自己的領導者的形象。比如接電話、搞市場調查等,都是老板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這些工作只能由員工去做。
2.老板愿做“好人”,不愿做“壞人”
工作中,出現矛盾和沖突在所難免,在矛盾和沖突中,老板通常都喜歡充當“好人”,而不想去做得罪人或有失面子的“壞人”。愿意當好人,不愿當壞人,員工要抓住老板的這種普遍心理,在必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充當“馬前卒”,替老板演好“雙簧”這場戲。當然,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通常,老板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很難向員工明說的,只有靠員工自己去揣測,然后再去硬著頭皮做。做了老板自然心里有數,盡管不會公開表揚。相反,如果員工因為疏忽,而把老板弄得很尷尬,老板肯定會在事后發(fā)火。
3.老板愿意領賞,不愿受過
聞“過”則喜的老板固然好,但這樣的老板可謂鳳毛麟角,大多數老板都是喜功不喜過。在公司取得佳績時,老板總是喜歡沖在前面;而公司出現某種問題的時候,許多老板都爭著往后退,推卸自己的責任。此時,老板就亟待員工出來“保駕”,替自己補臺。
替老板補臺,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之外,無可非議。從組織工作的層面上講,員工替老板補臺,有利于維護老板的權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從為人處事的層面上講,代老板受過培養(yǎng)了人的“義氣”,且使自己在“被冤枉”的過程中提高防范錯誤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因為替老板補臺,贏得了他的信任,日后老板必然會提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