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領導他人源于自我領導(1)

高績效管理者 作者:(加)吉姆·克萊默


我們總是很狹隘地觀察世界,用一種非此即彼的二元模式描述一切:“不公”或“平等”“封閉”或“開放”“內向”或“外向”“個人”或“集體”“有利”或“無利”“合理”或“荒謬”“正確”或“錯誤”“事實”或“想象”“堅硬”或“柔軟”“激動”或“平靜”“縱向”或“橫向”等。但是,對于高績效者而言,他們的眼界不再受到“非此即彼”的限制,而是上升到了“兼而有之”的認知層次。他們看到的不只是事物截然不同的兩面(而大多數(shù)人還都囿于這種矛盾當中),而是權衡這兩個對立面,然后找到第三個著眼點。正如查爾斯·漢迪教授在《悖論的時代》(The Age of Paradox)中所說:“矛盾無須解決,只要將其管理好即可?!?nbsp;

管理矛盾的關鍵是必須找到適合現(xiàn)有環(huán)境和狀態(tài)的平衡點(見表1.3)。

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處理“兼而有之”情況中的模糊地帶。很多平衡點一直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而在高速變革的今天,平衡點的變動比以往更快。18 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經(jīng)說過:“懷疑并不令人愉悅,但確定必是一種荒謬?!边@句話現(xiàn)在看來更有意義。

績效平衡三角

隨著成就咨詢機構同客戶開始實施“通往卓越”項目(同湯姆·彼得斯聯(lián)合開發(fā)的企業(yè)文化變革項目),我也變得越發(fā)不安起來,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妥。在《追求卓越》一書中,彼得斯和沃特曼列舉了極具說服力的案例來反駁管理的“合理模型”。他們堅持認為應該重視人(客戶和員工)而不是流程,應該重視實際行動而不是理論分析,應該重視價值導向而不是財務目標。當然,組織還必須避免機構臃腫、專權獨斷、等級森嚴等弊病。但我同時也了解到,一些公司有進取心和活力,堅持以人為本和顧客導向,但它們也陷舉步維艱的經(jīng)營困境。原因何在?主要是因為技術落后,它們甚至用鞋盒裝賬本,而且某些管理者還抱著想當然的想法來管理企業(yè)。在我看來,真正的問題在于找到平衡點,所以我寫了第一部書《VIP 策略》,其中提到最初版本的“績效平衡三角”(Triangle Mode)。我同許多管理團隊合作,把“績效平衡三角”應用到組織改進的關鍵問題中。此外,在我對“績效平衡三角”進行持續(xù)研究之后,“績效平衡三角”模型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圖1.1 三條邊代表了實現(xiàn)高績效必須保持平衡的三個方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