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湘軍是怎么練成的(3)

曾國藩那些事兒 作者:墨香滿樓


到了后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湘軍日益壯大,并成了鎮(zhèn)壓太平軍的主要部隊,曾國藩也就有了要挾咸豐調(diào)撥軍餉的砝碼了。

沒有錢,吃不飽,餓著肚子誰愿意去打仗,不打仗大清可就岌岌可危了,到時候自己大不了隱居山林,你呢?咸豐,你可是大清的一把手,太平軍攻進北京城第一個想殺的人可就是你呀。

咸豐沒辦法了,只好降低綠營的軍餉來補貼湘軍(八旗的軍餉可能降得比較少,因為八旗軍大多人都是咸豐的親戚),所以,湘軍的軍餉一直以來都要比別的團練高,甚至到后來比綠營的餉銀都要高。

綠營軍的餉銀有時候低到守備部隊每人每月只有一兩銀子,作戰(zhàn)的軍隊是一兩五錢銀子,騎兵每月是二兩銀子。

而湘軍的餉銀卻高到士兵每月6兩,營官每月260兩,分統(tǒng)、統(tǒng)領(lǐng)每月400~520兩,統(tǒng)帶萬人以上者月薪650兩。

待遇相差之大,也直接導(dǎo)致了很多的綠營軍人,或是在閑暇的時候擺地攤混日子,或是直接投奔湘軍了,連飯都吃不飽了誰還管軍紀(jì)制度?

當(dāng)然,湘軍也有青黃不接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時,曾國藩的應(yīng)對措施是:餉銀發(fā)一半,到士兵被遣散或是請假回家時再一起發(fā),但是如若不滿、擅自離去的就不發(fā)餉銀,這樣,不僅留住了士兵,而且解決了餉銀短缺的問題。

真可謂一箭雙雕,高明!

所以,長時間以來參加湘軍的人都是相當(dāng)踴躍的,甚至有些秀才、綠營軍都來投奔湘軍,這也成了后來湘軍迅猛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

可是,這種為錢投軍的動機,也最終導(dǎo)致了湘軍攻陷天京后燒、殺、搶、掠的土匪行徑。

所以,湘軍最終也沒能逃脫走向腐敗的命運,但是在湘軍剛剛形成的時候,卻是朝著更加強大的方向發(fā)展的。

養(yǎng)精蓄銳――千呼萬喚不出來

從湘軍的創(chuàng)立到初具規(guī)模,這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說是一種磨礪,當(dāng)然這也是最值得曾國藩得意和自豪的地方。

此時的曾國藩站在湘軍大營外,看著近萬名威風(fēng)凜凜的湘軍,幾百艘戰(zhàn)船和近千門洋炮,不免一時熱血沸騰,誓與長毛一比高低。

但是,太平軍建都南京(1853年3月)的消息傳來,曾國藩清醒地意識到,長毛的力量不容小覷,要是真和長毛打起來,勝負(fù)也難斷言,所以,一定要養(yǎng)精蓄銳,鞏固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

可是,時局逼人。

1853年5月,太平軍建都南京改號為天京以后,就準(zhǔn)備出師北伐和西征,這時的咸豐帝如坐針氈,畢竟,長毛建都南京,無異于正式宣布要同大清決一死戰(zhàn),所以,在百般焦急之中,咸豐帝頻頻下令催促曾國藩出兵抵抗長毛。

而此時,曾國藩以湘軍尚且需訓(xùn)練為借口,遲遲不肯出兵。

此時在湘軍的大營外,勢如破竹的西征軍已經(jīng)沿長江西進,很快就攻占了安慶、九江、漢口和漢陽。

于是身為湖北按察使的江忠源600里加急啟奏皇上,請咸豐下旨命湘軍出師作戰(zhàn)。

但是,此時的曾國藩已經(jīng)抱定了湘軍還需訓(xùn)練的信念,拒不出兵,畢竟曾國藩就剩湘軍這點家底了,如果湘軍沒練成就直接上陣,很可能全軍覆沒。到時候,不光曾國藩所花的心血將付之東流,而且在湘軍身上所花的大把大把的銀子也將都打水漂了。

因此,曾國藩此時不出兵也是明智的。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替曾國藩著想,一時間,湖南省內(nèi)謠言四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