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陰沉著臉,一聲不吭下了甲板。不一會兒,從駕駛室傳來了他和船長大聲的爭辯。父親氣憤地責問船長為什么未經(jīng)他的同意把船停下來。船長說,“赫德先生,現(xiàn)在天快暗了,海上起了大霧,我們的船還在渤海灣內,這一段水情復雜,天黑了必須停船拋錨,否則會迷失航向。”父親激動地揮舞著雙手,要船長即刻開船,“大英帝國駐華公使正在上海等著我,要與我進行一個重要的會談,耽誤了日期,船長先生您負得起責任嗎?”
于是船又突突地動了起來。姐姐冰涼的鼻子貼著我的臉。我聽見她低低地說,英國,英國。大洋那一邊的這個陌生國家,是父親帶著我們這次海上航行的終點??吹贸鰜?,盡管我們被強制帶離母親身邊踏上了這一陌生的旅途,姐姐還是對這次旅行和那個遙遠的國度充滿了憧憬。
只是我們那時不可能知道,從我們在天津大沽碼頭被父親帶上船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jīng)被拋棄了。我們成了這個世界上既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的那種人。在塵世間遭受放逐和拋棄將是我們一生的宿命。
在中國居住了十二年之后,我們的父親得到了一次回國度假的機會。最初幾年,出于一個年輕人的虛榮心他不敢回去。像所有那個時代來到東方的年輕人一樣,他也希望建功立業(yè)出人頭地,然后衣錦榮歸。越是混不好、想家,越是不敢踏上回國之途。后來隨著職位飛速攀升,他卻沒有了時間回去。
自從三年前取代李泰國出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一職,他就不僅僅把自己看做是女王陛下的一個臣民,更是為清朝政府工作的一個外國雇員。朝廷每年付給他豐厚的傭金,這些錢足以買下他一年里在中國的所有時間。他的勤勉謹慎為他在總理衙門的大臣中間樹立起良好的口碑,也與他前任的飛揚跋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關于李泰國這個失敗者這里多說幾句。他是一位英國在華領事的兒子,1845 年,他父親丟下貧困的家庭和未成年的子女死在廈門任上。
十五歲那年,李泰國和他弟弟喬治一起被他母親送到中國,投入郭士臘的門下。郭是一位普魯士冒險家和傳教士,一個專橫的家伙。李泰國無法忍受,為了盡快逃出這個鬼地方,他只有摒棄以前所受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正規(guī)教育,盡快出人頭地。他沒有時間參與正常的青春期娛樂,也來不及培養(yǎng)出優(yōu)雅的社交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