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絡上讀過一個小故事。
有人曾問梵高:“你的畫里哪一張最好?”
他說:“就是我現(xiàn)在畫的這一張!”
幾天之后,那個人再問他。梵高說:“我已經(jīng)告訴過你,就是我現(xiàn)在正在畫的這一張!”
雖然梵高正在畫的是另一張,但對他而言,對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來說,毫無疑問,他的回答都會是:“我現(xiàn)在正在畫的這一張就是最好的?!?/p>
同樣的故事,在著名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身上也發(fā)生過。
托斯卡尼尼是舉世聞名的指揮家,人生的閱歷非常豐富,他到過許多地方,指揮過無數(shù)的樂團,也見過無數(shù)的達官貴人。
在他八十歲時,他兒子有一天好奇地問他:“在您一生中,一定有過很多重大的事,您覺得您做過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說:“我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揮一個交響樂團,或是在剝一顆橘子。”
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但細想起來又不無道理,剝橘子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不用刻意關注也能剝好,比如我們邊看電視或邊聊天的時候,眼睛盯著電視、嘴巴還在說話,只將很少的意識放于橘子上,也能完成。剝完后,就一瓣瓣地吃,直到吃完,我們的意識或許都未曾專注過橘子,自然,沒將意識專注于橘子上,我們也無法充分體會到吃進去嘴里的美妙滋味――如果不能習慣性的專注在此刻,也許我們就習慣了任何時刻都無法專注,就像忽略了對剝橘子的專注,也就很自然忽略了橘子的甘甜味道。
我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如果做某一件事我沒有專注,事后,總會在頭腦里跳出來一個聲音在默默指責我:“也許,剛才應該更認真對待才對!”只不過,剛才已經(jīng)離開,也永不再回來。
小時候,我可愛的母親就告訴我和弟弟,吃飯的時候就好好的吃飯,不要說話,不能看電視,當時我還很生氣,認為她太嚴肅了,為什么吃飯就只能吃飯?現(xiàn)在想想,原來,母親一直在引導我們“活在當下”,該吃飯時就好好吃飯,別錯過享受每一口飯菜的滋味,專注每一件應該專注的事情才是正確的。
母親還曾教過我,上課時就應該好好看著老師的眼睛,聽老師講,而不要只顧自己忙著抄筆記,漏了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開始我沒往心里去,心想,老師講的時候我不趕緊抄下來,下完課黑板一擦不就沒了?于是很努力、很認真地抄筆記。但我從來都沒有當過最優(yōu)秀的學生。后來,學校組織優(yōu)秀學生介紹學習經(jīng)驗時,我清楚地聽到一位男孩說:“上課時我的眼睛只跟著老師轉(zhuǎn),很少記筆記,或許我能從筆記中得到考試所需要的知識,但知識并等于理解,要理解就必須專注當下,否則片片段段抄下來,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段段。等我全都理解透了,就自己重新整理出一本筆記,這樣更利于鞏固知識?!?/p>
是呀,多聰明的做法,這不和我母親說的一樣嗎?當我們辛苦的抄著老師筆記的時候,卻錯過了在當下就理解透徹的機會。
當下的學問還真是挺大。但我們?yōu)楹瘟晳T了總不在當下呢?是我們放不下一顆忙碌的心?還是我們總怕錯過什么?
實際,我們在不專注的時候,就已經(jīng)錯過了當下,而明天、未來就是由一個個當下組合而成!
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當下,把手邊正在做的事情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仿佛此時此地世上惟有此人,惟有此事……如此這般,才會有真正的享受過程、快樂產(chǎn)生。
是的,我們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在剝一顆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