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位置恰當(dāng),病人即可以自由呼吸。如果有黏液的積累,會引起患者咳嗽或打嗝。用抽提器來清除黏液。
黏液抽提器
把黏液抽提器放入到人工呼吸管道中,它的一端有瓣膜,既能保證將黏液吸出,又不至于進入救助者的口中,也許你在剛出生時,醫(yī)生就曾用過它。如果沒有該裝備,用任何干凈的空管,或者中空的麥稈,都可以替代黏液抽提器,在使用之前,最好能進行消毒。別把黏液吸入到自己口中。
有危險的失血 成年后,參與血液循環(huán)過程的血液,平均每人有6.25升(11品脫)。失血0.5升(1品脫)只會引起輕微的頭暈,失血1升(2品脫)會引起虛脫——心跳和呼吸頻率加快,失血1.5升(3品脫)時,人就會倒下,超過2.24升(4品脫)時,會引起死亡。所以,應(yīng)該立即采取果斷的步驟進行止血。少量失血時,在體液的補充下,血液的總體積會維持平衡——也許會導(dǎo)致輕微的貧血,但這并不嚴重。體液需要通過飲水來補充。
首要問題
血液中攜帶有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氧,呼吸暫停時,如果伴隨著出血,應(yīng)該分別同時采取救護措施,既要使病人盡快地恢復(fù)呼吸,又要能夠盡快地止血。
靜脈或者是毛細血管出血時,可以通過簡單的壓迫法止血。無論是否脫去衣服,如果微動脈出血,都可以通過傷口部位的包扎來止血。傷勢嚴重時,可以運用施壓包扎法止血。
許多應(yīng)急方法都可以止血——手帕、罩衫布等,都可以用來包扎——應(yīng)盡可能的選擇潔凈的包扎材料,迅速包扎完畢。如果包扎材料攜帶病原菌,會有引起感染的危險。但是,如果情況非常緊急,無論包扎材料是否經(jīng)過消毒處理,也就都沒有辦法考慮了。由于嚴重出血導(dǎo)致的死亡是很常見的。
連續(xù)在傷口部位的周圍施壓5~10分鐘,可能會止住流血。你要抵御忍不住想松開的欲望,即使你想看看是否止血了。如果血液浸透了包扎的紗布,可以在上面再包扎一塊紗布。
羊毛料的寬大的衣物,有很多的脫脂棉,把它用來止血,效果是很理想的。你的醫(yī)療盒中,也應(yīng)該帶有脫脂棉。
止血時,用繃帶縛緊脫脂棉,進一步用紗綢的繃帶幫助維持所需要的持續(xù)壓力。
動脈出血 動脈出血是最嚴重的出血類型,而且出血的速度很快,使得你很難止血。動脈的血管壁比較厚,血液的流速比較快,血壓也比較高。一旦動脈破裂失血,將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你必須及時止血。如果動脈血管伴隨著骨骼延伸,選擇在這塊骨骼處施壓,這里是合適的施壓位點。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必須預(yù)先采取保護措施,來阻止血液傳播的疾病,例如艾滋病的傳播,但是,如果你有緊急情況要處理,沒有戴手套也是可以接受的。
施壓的位點
如果你是在動脈中靠近皮膚表面的部位,來施加壓力,是可以切斷血液流動的。特定體位下的動脈出血的情況,應(yīng)該采取相對應(yīng)的施壓位點來止血。觀察一下傷口,如果出血沒有明顯的減少,移動施壓的手指,直至產(chǎn)生明顯效果。
□ 太陽穴或者頭頂出血時:施壓位點是耳朵的前部/上部(如圖a)
□ 眼下的面部出血時:施壓位點是下頜邊緣(如圖b)
□ 肩部或上臂出血時:施壓位點是鎖骨的上方(如圖c)
□ 肘部時:施壓位點是上臂內(nèi)側(cè)(如圖d)
□ 前臂時:施壓位點是肘部彎曲處(如圖e)
□ 手部時:施壓位點是腕前部(如圖f)
□ 大腿時:施壓位點是股動脈的上部/腹股溝中部(如圖g)
□ 小腿時:施壓位點是膝部的內(nèi)側(cè)(如圖h)
□ 足部時:施壓位點是腳踝的前部(如圖i)
第409頁
圖
結(jié)扎動脈
在傷口比較特殊、沒有辦法施展壓迫法止血的情況下,比如嚴重的截肢時,可以找出斷裂的動脈,加以結(jié)扎。
在從事這項工作時,如果是未受過訓(xùn)練的救助者,可能會給病人帶來傷害——動脈常伴隨著神經(jīng)走行,如果夾住或者結(jié)扎了神經(jīng),會引起永久性的損傷,比如肢體喪失了正常的功能等等。
臨時性止血帶可以幫助止血——但是,每間隔一段時間,要松開止血帶一次,以便及時找到動脈。
釣魚線、棉線或者是細繩,需要先煮沸,或者浸泡在酒精中消毒。香水瓶或者是夜壺中的內(nèi)容物,都可以消滅細菌。清洗是必須采取的措施,有機會的話,要沸煮所有的繃帶和包扎布。手先要在煮沸過的水中洗干凈,如果可能的話,使用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