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氣的有關信號(1)

懷斯曼生存手冊 作者:(英)約翰·懷斯曼


盡管世界各地的天氣都可能歸納到一個統(tǒng)一體系中,而且,有些地區(qū)的天氣變化形勢的確是相當穩(wěn)定的,但是,天氣的變化與當地的條件的聯系更緊密。有時小塊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卻會使得此處的天氣相當異常。

天氣的形勢取決于與以下的因素:一部分是全球范圍內的季風,和雨水的宏觀運動,還有一部分取決于當地的溫差,以及引起空氣流動的大氣壓的差異。這些因素導致空氣運動,從而產生了風,還帶來了降雨。

通常情況下,空氣由高氣壓帶向著低氣壓帶移動。暖空氣膨脹上升,冷空氣下移。暖空氣會帶走水蒸氣,但是,到達較高的海拔平面后,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導致氣溫下降時,水蒸氣會凝聚成云,最后下落成雨。

最明顯的例子是:高山迫使空氣氣流上升,因而在山坡上會降雨。在有些地區(qū)的蒸發(fā)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大范圍內都是干旱地區(qū),雖然它們是有降雨預示的。

但是,你從干旱地區(qū)翻越過分水嶺之后,這并不意味著,你就會到達雨量充沛的地區(qū)。比起預期的到達雨水充足的地區(qū)的距離來說,山脈的走向有時要延伸得更遠,或者,云層在運動過程中已經散失了絕大部分水分。

沿岸地區(qū) 無論是海洋,還是海岸,或者是湖泊的岸邊地區(qū),白天和夜間的風雨一般都是逆轉性的變化。由于水吸收熱量,或者散發(fā)熱量,都要比陸地慢一些,從而水的溫度與陸地的溫度相比,夜間會暖和一些,白天會涼一點。溫度的差異影響了空氣的流動。白天,風由海面吹向陸地,夜間就變?yōu)橛申懙卮迪蚝C妗?/p>

在靠近大陸的島嶼上,更大范圍的氣流的移動,往往可能會所掩蓋這個規(guī)律。但是,極有規(guī)律的日夜間的變化表明,如果夜間的風向與白天的風向不同的話,那么在白天風吹來的方向上有一大片水。

風,往往能夠帶有一定的氣息,它們能提供許多遠方的信息。即使是毫無經驗的人,也能在其中聞出大海的氣息。對于海難幸存者來說,植物的氣息意味著陸地的方向。當然,你也不能盲目的相信你的嗅覺,同時要利用其他各方面的證據,從而來證實這些信息。

如果風能夠包含有關方向的信息,它們就能夠在你的行程中持續(xù)提供幫助,但是,有一些檢驗是必須經常作的,這樣來保證你的方向正確性。

仔細研究風向及相應的天氣情況,并且記錄下來。根據氣壓的變化,一定方向的風總是意味著類似的天氣變化。根據積累的經驗,風向會逐漸成為天氣的預報者。

如果一直吹著干燥的強風,那么無雨的天氣會一直保持下去,直至風力變弱或轉向,然后才能降雨。

如果是多霧的天氣,你就可以獲得水蒸氣,但是,這種情況下不大可能會有降雨———但是如果風力加大,吹走濃霧的話,可能會有降雨。

在晴朗的天氣里,如果你明顯感覺到風力的增加,這將意味著天氣會有變化(見“災難”一章中的颶風和龍卷風)。

云層

因為云層它是預測天氣的最可靠的經驗之一,所以要注意觀察云層變化。

水蒸汽團聚集而形成云層,當遇到冷空氣時,水汽落下來,就形成了降雨。當溫度上升時,雨水又蒸發(fā)成為水汽,云層也就散去。

這里介紹十種云層的形式。每種類型都給出了分布的大約海拔高度。接近極地的地區(qū),同種類型的云層會在天空中更低的海拔高度出現。

云層的位置越高,天氣情況越好。

如果在黑壓壓的云層下面,飄浮著小塊的烏云,通常會有陣雨。

懸在高地上的云層意味著會有降雨,除非,它在午時之前移開。

* 卷積云,是小的圓形積云,看上去如同波狀紋,常被稱為“魚鱗天”。一般預示著晴朗的天氣。通常在接下來的一場暴雨之后云層會被驅散;留下一片萬里無云的藍天。

* 高積云,類似于卷積云,預示著天氣良好,但它的覆蓋范圍更廣,云層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現于暴雨之后。

* 積雨云,為低層的雷云,云色烏暗。塔形云層高可以達6千米(20,000英尺),頂部的平云層被稱作砧頂。積雨云常帶來強風暴雨、雷鳴和閃電。它的上層類似假卷云,頂層類似假雨云。

* 積云很容易識別:蓬松的白云,如同團團棉絮,飄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開意味著又是一個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它發(fā)展得越來越大,前端越來越多,很可能會帶來一場突然降臨的暴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