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的瘟疫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你能相信嗎?在歐洲歷史上最可怕的一次瘟疫——黑死病,卻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成為人類社會擺脫中世紀的黑暗,走向現代的契機。
有人說:“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痹谌祟愇拿鞯陌l(fā)展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瘟疫流行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你能相信嗎?在歐洲歷史上最可怕的一次瘟疫——黑死病——在相當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成為人類社會擺脫中世紀的黑暗、走向現代的契機。
中世紀在黑死病中結束
1347—1351年,歐洲爆發(fā)了一場流行迅速、破壞性極大的傳染病,即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稱“黑死病”。
據史料記載,黑死病是1347年隨熱那亞商船從中東傳入的,它首先襲擊了意大利南部地區(qū),隨后迅速傳入西班牙、法國,1348年由法國諾曼底渡過海峽傳入大不列顛,1350年又傳到俄國。此后,又于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年多次復發(fā)。
隨著黑死病的蔓延,許多人口密度較大的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都超過50%以上。據記載,佛羅倫薩在1348年的災難中死去了4萬人,威尼斯和倫敦也各達到10萬人。在許多地方,尸體像垃圾一樣被扔上手推車。據估計,黑死病共奪去了2 400多萬歐洲人的生命,而歐洲人的人均壽命也從30歲縮短到20歲。就這次災難所導致的死亡人數、混亂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完全可與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相提并論。
黑死病因其規(guī)模大、持續(xù)時間長、涉及面廣、死亡人數多,以及隨之而來的災難而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的心理都造成了重大創(chuàng)傷,因此這個時期被西方學者稱為“中世紀最黑暗的年代”。
西方學者們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志了中世紀的結束”。自然災害在古代經常發(fā)生,不足為怪,但是為什么發(fā)生在1347—1351年的黑死病會成為歐洲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標志呢?
世道真的變了
人口的大量死亡給歐洲經濟帶來的第一個重大影響就是勞動力的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短缺造成大片土地荒蕪。有時整個村落和田地都荒蕪了。在德國,荒蕪現象最嚴重的是中部,西南部也有,西北部和巴伐利亞地區(qū)少一些。
這導致家畜在田園里無人看管,本來是收獲的季節(jié)卻沒有人收獲谷物。農民不再爭先恐后地出高價來承租貴族的土地,而是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有可能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如提高工資、降低土地的租金。但是貴族領主一意孤行,不肯妥協(xié)。于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農民運動在西歐爆發(fā)了。雖然起義最后以失敗告終,但貴族階層也被迫作出了一系列的讓步,農民的工資事實上得到了提高,土地租金也大大降低。中世紀黑暗的農奴制的動搖,對歐洲邁入近代社會產生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黑死病帶來的社會動蕩和政治變革,直接導致了貴族領主地位的下降和資產階級地位的提高。雖然貴族領主在鎮(zhèn)壓民眾起義的最后結果上取得了勝利,但他們卻無法擺脫日益衰落的境地。為繼續(xù)經營土地,他們不得不以優(yōu)惠的工資來吸引勞動力,在經濟上處于明顯的窘困境地。與此相反,城市中的商人和金融家卻能較快地從瘟疫的災難中恢復元氣。他們憑借雄厚的實力和有利于城市發(fā)展的契機,迅速搜掠財富。舊貴族經濟上的蕭條,使之不能再獨享政府的最高官職,其政治上的發(fā)言權大大降低。相反,許多大商人、金融家則開始進入國家各部門擔任重要職務,在相當多的時候他們成為政府的主要決策人。
可見,黑死病的出現雖然是人類社會的一次災難,但它也間接地為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治上及社會地位上的壯大提供了契機,為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必要的鋪墊。
生產,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