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世紀時黑死病的嫁禍,是猶太人的一次大劫難,那么二十世紀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瘋狂屠殺,就是猶太人的滅頂之災。
讓人感覺尤為心痛的是,這場滅頂之災,竟然是由一個所謂現(xiàn)代文明國家,有組織有計劃、有條不紊地制造的。
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既瘋狂又滅絕人性的慘劇。
那么,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究竟是怎樣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去了解一下希特勒這個二十世紀最大的魔頭。
暴君上臺
希特勒的全名叫做阿道夫·希特勒,他出生于1889年4月20日,死于1945年4月30日。
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主席,曾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
比較公允地說,希特勒雖然是二十世紀最大的戰(zhàn)犯,但卻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這個有著超凡魅力的惡魔,出生于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他的家庭是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
希特勒的父親名叫阿伯雷·希特勒,曾經(jīng)當過鞋匠。后來經(jīng)過努力,才當上了海關文職人員。
年輕的時候,希特勒就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個天主教的信徒。
然而,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長大之后的希特勒,竟然受到過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的影響,還曾經(jīng)想要成為一名牧師。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讓他的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
希特勒很快就參加了德軍,做了一名傳令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個小小的傳令兵,由于作戰(zhàn)英勇,還曾獲得了好幾枚鐵十字勛章。
這可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因為在當時的德國軍隊里,一個普通士兵能獲得一枚以上鐵十字勛章的,的確非常少見。
從戰(zhàn)場上載譽而歸的希特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精神信仰——萬惡的法西斯主義。
他不僅把這種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而且還四處傳播,意圖用它來影響和號召更多的人。
在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后,這位普通的士兵,于1923年11月8日發(fā)動了著名的“啤酒館暴動”。這次暴動,以推翻當時魏瑪共和國的統(tǒng)治為目標。
不過,希特勒遭到失敗,被抓進了監(jiān)獄。
正是在監(jiān)獄之中,希特勒寫下了自傳性的政治著作《我的奮斗》。
這是一本充滿了種族主義、法西斯主義的邪書。在這本書里,希特勒從多個角度,充分表達了他對猶太人的仇恨,以及政治上專制獨裁的思想主張。
從監(jiān)獄中放出來后,希特勒加緊了奪取魏瑪共和國政權的步伐。
借助當時德國由于經(jīng)濟蕭條而導致的政局混亂,希特勒假冒社會主義的名義,煽動無知的民眾,發(fā)動了多次有影響的暴動。
最終,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當權派妥協(xié)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國總理。
剛剛上臺不久,希特勒就制造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比如“國會縱火案”,來栽贓、陷害德國共產(chǎn)黨。
這一點只能說明,希特勒其實是徹底反對社會主義的。
他真正想要實現(xiàn)的政治目標,其實就是獨裁專制。
十分不幸的是,希特勒的政治野心很快就實現(xiàn)了。
1934年8月2日,德國總統(tǒng)興登堡病逝。
希特勒由總理兼任德國總統(tǒng),并將總統(tǒng)和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自稱為國家元首。
從此,希特勒在德國擁有了最高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