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羅馬的鐵蹄(2)

猶太秘史 作者:元坤


那段時期,猶太人飽受了羅馬人“鐵與火”的殘酷統(tǒng)治,再次經(jīng)受了漫長而無盡頭的苦難。

可是,羅馬人的野蠻專制、橫征暴斂,卻激起了愛好自由和獨立的猶太人激烈的反抗。于是,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打響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猶太戰(zhàn)爭”。

猶太戰(zhàn)爭

公元66年,羅馬總督弗洛魯斯不顧猶太人民的心理情感,一意孤行地闖入耶路撒冷大圣殿,瘋狂搶劫財物。

憤怒的猶太人再也無法忍受羅馬統(tǒng)治者的暴行,在英雄艾利阿爾沙的帶領(lǐng)下,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取得了赫赫戰(zhàn)功。他們先消滅了入侵大圣殿的羅馬士兵,然后又與前來鎮(zhèn)壓的羅馬軍隊展開圣城保衛(wèi)戰(zhàn),不屈不饒地奮戰(zhàn)了好幾年。

然而,羅馬人的實力確實太過強大了。公元70年,羅馬大將梯特攻陷耶路撒冷。

殘暴的軍隊一點沒有保護大圣殿的意識,無情地毀掉了這座舉世聞名的宗教圣殿。從此,第二大圣殿再也沒有重建過。

無可奈何之下,一些虔誠的猶太人只得在圣殿的西外墻廢墟上,用原來圣殿的石塊筑起了一道長48米、高18.3米的墻,名叫“西墻”。

毫無疑問,沒有了耶和華大圣殿,這座“西墻”就成了無數(shù)猶太教徒向往和憧憬的地方。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們都會來到這座墻前面,緬懷逝去的祖先、虔誠地禱告。無數(shù)人為了猶太民族的苦難,在墻下哭泣。于是,這座“西墻”也就成了今天聞名遐邇的“哭墻”。

耶路撒冷被攻陷后,起義軍一邊抗擊追兵,一邊守住死海邊上的馬薩達要塞。

在這座要塞里,英勇的戰(zhàn)士們與圍困他們的一萬多羅馬大軍,展開了持續(xù)三年之久的要塞保衛(wèi)戰(zhàn)。

三年之后,起義軍已經(jīng)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公元73年4月15日,最后的960名猶太士兵,在要塞集體殉教。

就在殉教的前一晚,起義軍領(lǐng)袖艾利阿爾沙發(fā)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說:

“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的人,也是最后失去這個抗?fàn)幍娜?。感謝上帝給了我們這個機會,當(dāng)我們從容就義時,我們是自由人!

明天拂曉,我們的抵抗將終止。無論敵人多么希望我們做活的俘虜,但他們沒有辦法阻止我們。

可以自由地選擇與所愛的人一起死亡,可惜的是我們卻不能打敗敵人。讓我們的妻子沒有受到蹂躪、我們的孩子沒有做過奴隸而死吧!讓我們把所有的財物,連同這個城堡,一起燒毀。但是,不要燒掉糧食。讓它告訴敵人,我們不是因為缺糧而死的。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可為自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

960名猶太士兵就這樣為了自由,選擇了死亡!很多年后,“馬薩達精神”就成為了猶太人捍衛(wèi)自由、寧死不屈的象征!以至于今天的以色列新兵,都要到馬薩達要塞去宣誓:“馬薩達再也不會被攻陷!”

羅馬人的瘋狂鎮(zhèn)壓并沒有熄滅猶太人抗?fàn)幍呐稹1M管羅馬人占領(lǐng)了耶路撒冷,猶太人一時無法動彈,但是一旦時機到來,復(fù)仇的戰(zhàn)爭就會再次來臨。

公元132年,為了反抗羅馬皇帝哈德良準(zhǔn)備將圣城建造成為一座供奉宙斯等羅馬神靈的城市計劃,猶太人在大衛(wèi)家族后裔巴爾·科赫巴的領(lǐng)導(dǎo)下,再次發(fā)動了起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