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聽宏觀經濟的故事(1)

推開宏觀之窗(第三版) 作者:韓秀云


1776年,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闡述了那只“看不見的手”(市場)的理論,主張國家不要干預經濟。他曾寫道:“國王陛下,請您不要干預國家經濟,回家去吧!國家做什么呢?就做一個守夜人,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就去敲鐘;夜深了,看看有沒有偷盜行為,這就是國家的任務。”

但是,當西方國家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另一個經濟學家凱恩斯說,那只“看不見的手”解決不了經濟危機問題。經濟這么蕭條,股市這么低迷,失業(yè)這么嚴重,你們都沒辦法了,我有辦法。我的辦法叫“看得見的手”,就是讓國家干預經濟生活。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宏觀經濟學就從這里產生。

在上一章,我們提出了很多需要認真思考的宏觀經濟問題。盡管你一定很想知道答案,但是,在你真正進入宏觀經濟領域之前,我先講一個故事。相信它會帶你走進宏觀經濟理論的殿堂,使你產生更多對宏觀經濟的好奇和興趣。

人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哲學和社會科學,但經濟學的歷史卻很短,它是兩百多年前才產生的一門科學。

18世紀,英國出了一位大經濟學家,名叫亞當·斯密。2007年3月13日,作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的肖像還上了20英鎊面值的鈔票。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也就是著名的《國富論》。

當斯密寫完這本書的時候,他曾寫道:國王陛下,請您不要干預國家經濟,回家去吧!國家做什么呢?就做一個守夜人,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就去敲鐘;夜深了,看看有沒有偷盜行為,這就是國家的任務。只要國家不干預經濟,經濟自然就會發(fā)展起來。

斯密在書中提出這樣一個理論,叫做“看不見的手”。他說經濟中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想到是為了促進社會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實現自己的利益,都是從個人的利益出發(fā)去做事的。但是當他真正這樣做的時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指引著他,其結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什么是“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指的就是個人利益驅動,就是市場機制,即價格機制。

斯密最先創(chuàng)立系統的經濟學理論。迄今為止,經濟學界依然在談論著這只“看不見的手”。斯密3歲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終生未娶。斯密小的時候,有一天媽媽帶他到斯密的舅舅家去,把他放到門前,讓他自己玩耍,然后就進到院子里去和舅舅說話。沒想到這時來了一群吉卜賽流浪漢,抱起他就跑。舅舅聽到哭聲追了出來,一直追到20英里以外的一片森林,這群流浪漢才把斯密放下,逃遠了。舅舅把斯密抱了回來。

當斯密奠定了經濟學體系的基礎,成為一個偉大經濟學家時,傳記中這樣寫道:“他的舅舅幸運地為世界挽救了一個天才,正是這樣一個天才創(chuàng)造了經濟學;否則這個社會將多了一名算命先生,少了一個經濟學家。”

斯密之所以能成為經濟學家,與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小漁村里不無關系。那里有一個碼頭,由于貿易的發(fā)展,這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中等城市。船員們出?;貋砭妥谀抢镆贿吅戎【疲贿呎務撝鴩H經濟貿易,以及他們在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斯密發(fā)現了貿易對于一個國家、對于一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