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可能與現(xiàn)實
困擾人們接受我們的"天--月球--宇宙飛船"假設的原因大體上有三點:
一是星際間的萬有引力問題。引力科學使人們難以相信一個像月球這么大的星球,會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穿過"希洛極限"來到地球同步軌道,并長時期滯留這個空間。
二是星際航行的諸多技術(shù)性的問題,像速度問題,宇宙中大多數(shù)恒星系,都在距我們幾光年或者十幾光年,有的甚至距離我們幾十億或上百億光年,在這些空間中,即使有文明存在,他們是如何跨越如此大的空間?從目前來看,速度的極限是光速,但如果距離我們兩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中,真有比我們智慧還高的生命,他們想到地球,即使是獲得光一般的速度,單程一趟也需兩億年,這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之外。
三是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問題??茖W證明,有機化合物自發(fā)形成DNA的機率小到不可計算,發(fā)現(xiàn)DNA的弗蘭西斯·克里克曾經(jīng)說:"要我們來判斷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到底是一個罕見的事件,還是一個幾乎肯定會發(fā)生的事件,這是不可能的……那一系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件,要想給其機率一個數(shù)值似乎是不可能的。"他一連使用了好幾個"不可能",可見生命起源的概率是很低的。憑著這一認識,許多人認為,地球上高級生命的出現(xiàn)純屬宇宙的偶然,而既然是偶然,就不可能再發(fā)生在其他星球上。因而根本否定地外文明的出現(xiàn)。事實上,這個觀點純粹是地球人的偏見。
人們的困惑產(chǎn)生于認識,我們首先拋開所有的困惑,每一位讀者都試著做一個漢代的古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以下這則故事,看看你有什么感想,請記住,你是漢代的古人。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在平城這個地方被匈奴人所圍,此事《漢書》有確切地記載。包圍平城的匈奴首領名叫冒頓單于,其妻閼氏率領一支大軍也參加了合圍。但后來平城之圍被解,奇怪的是,史書并沒有留下太多的記載?!稘h書·陳平傳》中記載平城解圍時躲躲閃閃地說:"使單于閼氏解,圍得以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陳平當時使了一條什么計策,讓單于和閼氏乖乖解圍而去?
后來在《樂府雜錄》里我們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平城被圍時,陳平也在其中,眼看四周鐵壁合圍,城內(nèi)糧食告緊,再圍下去即使不戰(zhàn)死,也會被餓死。正在這緊急關頭,陳平突然訪得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天生妒嫉,容不得單于身邊的其他女人。陳平計上心頭,隨即造了一個木偶人,其間機關密布,簡直就像一個活人一般,陳平讓她在城墻上跳舞,閼氏在城下望見(應該離城不遠,大約一箭地),誤認為是活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等城破之日,冒頓肯定會把這漂亮的女人納入自己的大帳里,我這樣拼命攻城是何苦來著?妒心一起,再也無心攻城,率軍悄然退去。閼氏一走,冒頓孤軍難支,只好解圍而去。也許寫歷史書的人,覺得漢高祖憑一個漂亮的假女人而逃命,此事很不光彩,所以就沒有寫進歷史書中。在為陳平作傳時,也只好說"其計秘",一語帶過。
大家不要忘記,平城之圍發(fā)生在公元前200年,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陳平所造木偶女人,簡直就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機器人,愣是把閼氏給騙了。假如我們是一個漢代的古人,聽完這個故事以后,你會相信嗎?你當然不會相信,因為這有違常理。不但你不信,真正的古人也不信,所以古人把這類故事統(tǒng)統(tǒng)放到志怪小說中去。但是,如果這樣的事發(fā)生在今天,你會相信嗎?你肯定會相信,許多人都會相信。
科學的精神本來在于勇敢地探索世界,寬大包容的胸懷,然而科學理念的發(fā)展,卻成了限制人們自由思維的障礙。如今,當一個超越已有經(jīng)驗的事實擺在眼前時,我們一般不是從事實本身出發(fā),而是拿事實去套經(jīng)驗與知識,一旦不相符我們往往槍斃的不是經(jīng)驗和知識,而是事實的本身。這是很可怕的思維方式,如此下去,它最終會斷送科學。當然,這樣做的絕不是科學界的全部。
我們舉一個例子,本世紀50年代,中國考古隊在挖掘原始社會半坡遺址中,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些青銅片,據(jù)今6000年。這一發(fā)現(xiàn)與中國學術(shù)界金屬時期的斷代是不相符的,至少早了近千年,而半坡遺址屬于石器時代,這是學術(shù)界公認的。當事實與理論相沖突時,我們采取了一種近似可笑的態(tài)度:不承認,不公布,把眼睛緊緊地閉上。于是乎,半坡遺址中的青銅片不存在了,在人們的眼前聳立的依然是理論家精心建造起來的大廈。它是那樣潔白透明,容不得半點雜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