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平裝書出現(xiàn)之前,只有極少數(shù)的圖書能賣出十萬冊以上,而《圣經》是唯一一本賣出百萬冊的圖書。大量銷售的平裝書改變了人們擁有圖書的方式。一夜之間圖書就走向了成千上萬的讀者,而他們中很多人之前連一本書也沒有。
平裝書的文化影響
許多讀者擔心平裝書的大量涌現(xiàn)可能會導致真正文學的死亡,但是長期來看,結果卻證明恰恰相反。小說類圖書的大量流行,促使工人階級也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這反過來也幫助他們提高了知識水平,很快就有更多的人開始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了。從某個方面來看,人們必須通過那些有趣的故事先學會“走”,然后才能“跑”到經典著作當中去。
動作冒險小說
20世紀50年代是平裝書產業(yè)的鼎盛時期,其中大部分作品是神秘小說、西部小說以及驚悚小說。7這些一味公式化的書主要表現(xiàn)的是那些充滿驚險動作的英雄冒險經歷,講的也無非是好人必然會打敗壞人的故事。
愛情小說
雖然動作冒險小說大受男士的歡迎,但女性文學市場同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到20世紀60年代,隨著職業(yè)女性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平裝本小說也成為她們在公交車、火車和飛機上的讀物。同時平裝書開始在超市里出售,因為超市里購物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女性。也許更為重要的一個現(xiàn)象是20世紀60年代男女之間的關系正在經歷改變。不斷壯大的女權運動,引發(fā)了人們對女性社會角色的爭論。那是一個充滿活力,有時也讓人感到困惑的年代,而愛情小說提供的藥方似乎是用早期形成的秩序以及穩(wěn)定狀態(tài)來施以安慰。愛情小說的一個基本模式是:“女孩遇到男孩-女孩失去男孩-女孩讓男孩回到身邊-最后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p>
大多數(shù)愛情小說的出版商對于某個單一的小說,既支付不起廣告費也支付不起推廣的費用。一家成立于1949名為哈萊金(Harlequin)的加拿大公司認為,可以通過與銷售普通家居產品相同的方式來推銷其小說,他們的方法是建立自己的品牌。哈萊金將原本要用于廣告和推廣的錢,用來為忠實的讀者群開發(fā)能夠讓他們快速接受、可依賴、有連貫性的小說主題。批評家肯尼斯·C·戴維斯(KennethC.Davis)這樣描述這些小說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