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倉央嘉措的童年

倉央嘉措 作者:李葉倩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于公元1683年正月十六出生于藏南門隅地區(qū)的烏堅林村,傳說中那天有七日同升、黃柱照耀異象,為蓮花生轉(zhuǎn)世。原籍不丹,屬于門巴族,為家中長子。父母信紅教,即蓮花生大師所創(chuàng)的寧瑪派。

事實上,后世的一些傳說為了塑造他悲劇的人生,故意把他杜撰成一個一出生就沒了父親的苦命孩子,又受到舅舅與姑姑的欺凌。母親隨后遷移至達旺附近的烏堅凌。這其實是完全沒有來由的說法。

這天,桑結(jié)嘉措派來尋找靈童的使者來到倉央嘉措的家里,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驗證后,他們認定,這個小孩,就是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轉(zhuǎn)世靈童。他們說服了孩子的母親將他送入寺廟學習。

倉央嘉措家境貧寒,撫養(yǎng)孩子對倉央嘉措的母親來說非常不容易。當聽到這樣的提議時,她非常開心,立即安排倉央嘉措跟著使者一起走。從此,倉央嘉措告別了他的家人,跟著幾位僧人來到措那宗的寺院里居住。六歲時候,有六位學問高深的僧人擔任他的教師,從此他開始了枯燥的學經(jīng)生活。而這一切都在暗中進行,沒有人知道,就像在布達拉宮閉關清修的五世達賴還活著一樣。

或許,對倉央嘉措的母親來說,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喜訊。但對倉央嘉措來說,卻似乎是噩夢的開始。

活佛,高高在上,受人尊敬,受人崇拜。

但活佛,卻始終帶了個佛字,當了活佛,又豈可再過常人的生活?

這或許,就是倉央嘉措苦難的源泉。

他不能和同齡人一樣到廣袤的草原上策馬揚鞭,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嬉戲玩耍,他每天要面對的就是面無表情的師傅們和永遠讀不完的經(jīng)書。這對他性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終日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他漸漸變得軟弱,孤獨。而和其他一生都呆在布達拉宮的達賴相比,他又保留著原有的天性。

活佛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除了佛經(jīng)之外,還要學習各種知識。其中有一門課叫做“聲明”,使用的教材是一本叫做《 詩境 》的書。這是一本成書于13世紀的古代印度的一本文藝理論著作,對后世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這是一本講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書,給倉央嘉措的一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由于這本書,倉央嘉措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而更讓人驚奇的是,后人再次提到他的名字時候,用的是詩人的身份,而不是六世達賴的頭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