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應該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個均衡點。是否進入職場工作并不重要,關鍵的是應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所承擔的職責,能否積極主動地自我發(fā)展,有無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順序,并解決家庭和事業(yè)相互沖突所產生的矛盾和困難。
記得在我的孩子即將進入高中的時候,我也面臨過繼續(xù)工作還是照顧家庭的選擇。當時為了從財團那里爭取到更多的研究經費,我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工作,并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在孩子面臨升學問題,需要對話和勉勵時,我仍然選擇了孩子們。社會學學會的活動剛好訂在孩子正式開學的前夕,在我的專業(yè)領域里,這是非常重要的聚會,但是我?guī)缀鯖]有去參加過。
“孩子們的青春期只有一次。”
對我來說,領取研究經費當然也很重要,不過相較于正需要指導和幫助的孩子,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畢竟,研究經費這次領不到,下次還有機會再申請。但是,孩子的青春期錯過了一次,就不會再來。如果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導致孩子不能穩(wěn)定地度過這段時間,那么,孩子今后的人生可能要走很多彎路。所以,我選擇了比學者更重要的母親的職責。
孩子只是要升上高中而已,有那么重要嗎?有人會不理解。但是當時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之前一直努力學習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對我說,自己想休學一個學期。通過與孩子進行交流,我引導孩子作出了正確的選擇。而這樣的事情,并不是一個晚上就能說服解決的。
對于孩子而言,這個時期是個最需要父母關心的時期。父母不能覺得自己正處于艱難時期,就對孩子說“絕對不行”,這樣的做法不夠開明。平時遇到問題,我跟孩子們都是通過對話來達成理解,找出解決方法,因此,這次我也想這樣做。
我決定用更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與孩子進行集中的對話和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舉出詳細的例子,讓他們去思考自己的選擇會帶來的結果。孩子們認真思考以后,自動放棄了對自己不利的選擇。
有趣的是,我們家的孩子就像約好了似的,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都提出過想要休學一年的想法。每當那個時候,我就會感到很無奈,但我沒有對任何一個孩子發(fā)過火,相反地,我通過平和的對話,告訴他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孩子們經過對自己未來的認真思考后,都回答我說,要更努力地去學習。
多跟孩子聊聊天就會知道,以教條式的方法說教,孩子是不能理解透徹的。如果孩子無法理解,父母就需要選擇易懂的表達方式,如果這樣還沒有達成效果,就再給他說一遍,或者繼續(xù)尋找其他更好理解的方法。因為這樣,我經常會陪著孩子熬夜,給他們做好吃的宵夜,傾注給他們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