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見羅卓英一陣激動過后,便摸著下巴久久沉吟不語,沉不住氣地說道:“鈞座,以部下看既然士氣可用,不如打回國去!”
廖耀湘連連搖頭:“啊不,不,那野人山……”他沒有說完,便心有余悸地直打寒噤。
羅卓英看到廖耀湘的態(tài)度,不禁恍然若失——廖耀湘都反對,新二十二師官兵的態(tài)度便可想而知了。顯然,打回國去是不堪設想的事。但是,如果聽任發(fā)展,官兵們有怨氣,就可能發(fā)生嘩變,那后果更不堪設想。
“兩位請先回去,容我再想想。”
羅卓英終日苦思,除了向蔣介石報告以外,他想不出別的什么更好的辦法,他預料蔣介石也不會有什么好辦法對付史迪威,關鍵是軍隊已在印度,不比在國內(nèi)。不用說以裝備來要挾,就是斷了給養(yǎng),這一萬多人也無法生存下去。
一日,他到新三十八師去,并沒有正經(jīng)事,不過是心中煩悶閑轉(zhuǎn)轉(zhuǎn)而已。偶然聽見幾個士兵議論:
“他媽的,來到這鬼地方真倒霉,連節(jié)氣都不知道了!現(xiàn)在也不知中秋節(jié)是過了還是沒過!”
“過不過又怎么樣?在這鬼地方連買月餅都買不到!”
“長此下去,連祖宗都會忘了啊!”
“所以啊,還是早點打回老家去!”
“……”
羅卓英聽了心里一動,馬上去找孫立人:“我們的國慶節(jié)到了,搞一次大閱兵怎么樣?”
孫立人聽了起初還一愣,隨后逐漸明白了羅卓英的意圖,不禁拍手叫“好!”并且馬上派人去把廖耀湘請來。
三個人商量已定,便分頭去布置。
一切就緒,羅卓英才去對史迪威說:“我國的國慶節(jié)到了,我布置了一次閱兵,請你主持這次閱兵,并邀請蒙巴頓閣下和英國將領來參觀。你看好不好?”
自從來到蘭姆珈,史迪威根本不理睬羅卓英,甚至連拖欠了羅卓英好幾個月的軍餉也不補發(fā)。當然,更不供應長官部經(jīng)費。他是企圖從形式上否定這個機構和羅卓英的職務。即便偶然見面,也是繃著臉,連虛偽的客套都沒有,但現(xiàn)在羅卓英提此事,倒使他笑逐顏開,因為由他來主持這次閱兵,象征著他對中國軍隊至高無上的權力,邀請英國人來參觀,就更能炫耀他的權力了。所以連連點頭說:
“好,好,羅將軍,一切按你的安排吧?!?/p>
羅卓英以長官部的名義,向英、印軍及印度政府官員發(fā)出邀請。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新二十二及新三十八兩師在蘭姆珈訓練基地的練兵場列隊,史迪威和來賓百余人站在指揮臺上,氣氛莊嚴。由孫立人喊口令整隊,然后向史迪威報告:整隊完畢,請訓示。
此時史迪威的得意達到了頂峰。一萬多中國軍隊站在臺下接受他的訓話。這支隊伍整齊、雄壯,尤其是新三十八師,是英軍將領所佩服的軍隊。現(xiàn)在這支軍隊在他掌握之中,而且象征著將會有更多的軍隊在他掌握之下。他看到了英國將領的羨慕之色,也看到了蒙巴頓那種酸溜溜的反應,更加得意了。他在訓話時用了中、英兩國語言,不是賣弄,而是為了使到來參觀的英國朋友都能聽懂。他首先夸獎了中國軍隊的勇敢,也提到了仁安羌解英緬軍之危,甚至在敗退后突破日寇重重包圍來到印度也被夸獎了一番。其次,他向中國軍隊保證提供最好的武器裝備,發(fā)誓要率領中國軍隊打回緬甸,甚至要打到日本鬼子的老家去。他將這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美械裝備和接受美國軍官的訓練上。他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軍隊武器落后,各級軍官“愚蠢和無知”,甚至痛罵國民黨的貪污腐敗和軍隊中不良風氣,聲稱只有用美國軍官來領導并指揮中國軍隊,才能發(fā)揮出中國軍隊的最大威力。他又贊揚中國軍人的“服從”精神,并要求發(fā)揚這種精神,絕對服從美國軍官的指揮。
史迪威越講越興奮,脫離講稿任意發(fā)揮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把來賓們站得腿酸眼花,甚至有人遞條子給他:“喂,看在上帝的分上,閉上你的嘴巴!”
蒙巴頓以盟軍東南亞戰(zhàn)區(qū)總司令的身份訓了幾句,表示歡迎中國軍隊到印度受訓,并表示將盡全力支持中國軍隊反攻緬甸。
最后應該是羅卓英致詞。但是,羅卓英一開始就站到人后,好像不愿出頭露面,出乎意料,從隊列中跑出一名上尉軍官,登上指揮臺,朝史迪威敬禮:
“報告參謀長,我準備代表中國遠征軍講幾句話?!?/p>
史迪威一愣。但他不得不裝出笑容,點點頭說:“好的,好的,我們美國軍隊是講民主的,任何人都可以發(fā)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