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宣讀了他幫助草擬的中央委員會決議案之后,相當出人意料地宣稱,他并不完全同意這項決議案,他寧愿支持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蘇維埃提出的決議案。這種花招的秘密意義是不清楚的。斯大林在從西伯利亞回來的途中可能參與草擬了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蘇維埃的決議案??赡芩诟械酱韨兊膽B(tài)度之后,認為最好是稍微離加米涅夫遠一點。但是,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蘇維埃的決議案的質量甚至比彼得堡的決議案的質量還要低:“……十分清楚地表明,臨時政府的權力和威信的唯一源泉是臨時政府必須完全服從人民的意志……只要臨時政府采取滿足工人階級和革命農村的要求的方針,就支持臨時政府?!睆奈鞑麃啂淼倪@個騙人政策證明是十分簡單的:資產階級“必須完全服從”人民并“采取”工人和農民的“方針”。幾周以后,“只要……”就支持資產階級這一公式成了布爾什維克中間的笑柄。但是有幾個代表已提出抗議,反對支持李沃夫大公的政府;這個思想同布爾什維主義的整個傳統(tǒng)完全背道而馳。第二天,社會民主黨人斯切克洛夫(他本人是“只要”公式的支持者,同時是接近統(tǒng)治集團的“聯(lián)絡委員會”的委員)在蘇維埃會議上漫不經心地對臨時政府的真正陰謀——反對社會改革,為君主政體和兼并而努力——作了如此陰暗的描繪,以致布爾什維克代表會議感到震驚而不采納支持臨時政府的公式。溫和派代表諾根表示了其他許多人的看法:“現(xiàn)在很清楚,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支持,而是對抗行動?!弊笠泶硭箍死灼漳峥吮硎玖送瑯拥南敕ǎ骸白詮乃勾罅肿蛱熳鲌蟾嬉詠?,情況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臨時政府陰謀反對人民和革命……但是決議案卻說要支持它?!本趩实乃勾罅郑ㄋ麑謩莸墓烙嬌踔两洸黄?4小時的考驗)提出動議,要求“指示委員會修改關于支持的那句話”。但是會議更進一步:“以只有4票反對的多數票,從決議案刪去了關于支持的那句話?!?/p>
人們可能認為,從此以后,報告人關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分工的整個計劃將被遺忘。實際上,從決議案中被刪去的只是詞句而不是思想,害怕“嚇唬資產階級”的思想依然存在。實際上,這項決議是一項呼吁,敦促臨時政府在忙于為君主政體復辟而進行“最有力的斗爭”之際,“為徹底消滅舊政權而進行最有力的斗爭”。會議除了對自由派施加友好的壓力之外,不敢再做別的事情。它沒有提到為取得政權——即使只是為了民主目標——而進行獨立的斗爭。加米涅夫在同時舉行的蘇維埃會議上宣布,在權力問題上他“樂于”作為布爾什維克投票支持右翼孟什維克領袖唐恩所提出的正式決議案。他這樣宣布好像是一心想要最為清楚地揭示已通過的決議背后的真正精神似的。從這些事實看來,由于1913年的布拉格代表會議而永久化的1903年分裂一定只是一種誤解。
就在4月4日,列寧出席了斯大林曾解釋過他的臨時政府與蘇維埃實行和平分工理論的那次黨代表會議。對比是太尖銳了。為了緩和這種對比,列寧一反他的習慣做法,沒有分析已經通過的決議,而只是拋開它們。他把會議提到了高得多的水平。他迫使會議看到新的前景——姑息的領袖們甚至沒有猜到的前景。這位新報告人問:“你們?yōu)槭裁床粖Z取政權?”他進而申述了當時流行的解釋:革命大概是資產階級的;革命只是在初級階段;戰(zhàn)爭造成了沒有預見到的困難,等等。“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問題是,無產階級沒有充分覺悟起來,沒有充分組織起來。應當承認這一點。物質力量是在無產階級手中,但是資產階級是十分警惕的和做好準備的?!绷袑幇褑栴}從假客觀主義領域(斯大林和加米涅夫等人企圖躲在這里而不執(zhí)行革命任務)轉到了覺醒和行動的領域。無產階級之所以未能在2月奪取政權,并不是由于社會學規(guī)定不能奪取政權,而是由于他們未能奪取政權一事使妥協(xié)派能夠為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而欺騙無產階級——問題就是這樣!他繼續(xù)說(而迄今沒有提到任何人的名字):“甚至我們的布爾什維克也表現(xiàn)了對政府的信任。這只能用陶醉于革命來解釋。這是社會主義的終結。……如果情況是這樣,我不能同意。我寧愿繼續(xù)居于少數?!彼勾罅趾图用啄虿浑y認識到所指的是他們自己,全體與會者都知道這篇講話指的是誰。代表們毫不懷疑,當列寧揚言決裂時,他不是開玩笑。這與“只要”公式和以前的一般陳腐的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幾年后,拉斯科爾尼科夫追述說:“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回來后在我們黨的策略中規(guī)定了斷然措施。必須承認,在他回來之前,黨內肯定是非常混亂的……人們認為,掌握國家政權的任務是一個遙遠的理想……人們認為,在某種條件下支持臨時政府就夠了。黨沒有一個有權威的領袖能夠把它團結成一個單位領導它?!?922年,拉斯科爾尼科夫原本不會想到他會看到斯大林成為“有權威的領袖”。烏拉爾工人馬爾科夫(在革命發(fā)生時,他在車床旁邊工作)寫道:“在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回來之前,我們的領袖一直在暗中摸索……隨著他的著名提綱的出現(xiàn),我們黨的立場開始澄清了。”在列寧去世后不久,布哈林說:“回想他的提綱所受到的待遇吧,當時我們自己黨內一部分人認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的四月提綱實際上是背棄了公認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文件?!薄拔覀冏约狐h內”這個“部分”包括黨的全體領導人,沒有一個例外。莫洛托夫在1924年寫道,“隨著列寧在1917年回到俄國,我們黨開始感到它站到了穩(wěn)固的基礎上……在他回來之前,黨只是怯懦而毫無把握地摸索它的道路?!h缺乏革命時刻所需要的明確性和堅定性?!绷旅桌に顾柋绕渌烁缫稽c對所發(fā)生的變化作了比較確切而清楚的闡述:“在列寧回來之前,所有的同志全都在黑暗中徘徊……”她是在1917年4月4日〔17日〕在黨的危機最嚴重的時刻這樣說的。“看到人民的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我們不能不加以考慮……我們的同志們滿足于僅僅通過議會方法為制憲議會做準備,甚至沒有考慮進一步前進的可能性。由于接受了列寧的口號,我們就要做生活本身敦促我們做的事情了?!?/p>
黨4月間在思想上的重新武裝使斯大林的威信受到嚴重打擊。他從西伯利亞回來時,擁有一個老布爾什維克的威信,一個中央委員的頭銜,得到加米涅夫和穆拉諾夫的支持。他在思想上也開始進行自己的那種“重新武裝”,他拒絕了當地的領袖們的政策,認為這種政策過激,并通過在《真理報》上發(fā)表的若干文章、在會議上作的一次報告和為克拉斯諾雅爾斯克蘇維埃草擬的決議案而表明了自己的意見。在這種活動進行當中(這種活動按其性質來說是領導人的工作),列寧出現(xiàn)了。列寧參加了會議,像一個督學走進教室一樣。他聽了一會兒教師的講課以后就撇開教師,用一塊濕海綿把這位教師在黑板上亂寫的無用東西全部擦掉。代表們的情緒由吃驚和抗拒變成欽佩。但是斯大林并不表示欽佩。他非常不快,感到毫無辦法,并且深為嫉妒。他在全黨面前丟了臉,丟臉的程度比他對《真理報》進行了不幸的領導之后在克拉科夫的秘密會議上遠為嚴重。對此進行斗爭是毫無用處的,他現(xiàn)在也看到了他在一天以前甚至沒有猜到的新前景。他所能做的只是咬牙切齒和保持沉默。列寧在1917年4月實現(xiàn)的革命永遠銘刻在他的意識中,這使他痛心。他掌握了三月會議的記錄,企圖把它藏起來,不讓黨看到,不使它記錄載入史冊。但是這種做法本身并不解決問題。1917年的《真理報》合訂本仍在圖書館里保存著。此外,那幾期《真理報》都再版了——斯大林的文章本身說明了問題。在蘇維埃政權成立的最初幾年,所有的歷史刊物和各報出的創(chuàng)刊紀念號都充滿了許多回憶四月危機的文章。因此,必須逐步使這一切不再流傳,加以偽造,并以新材料來代替。我在1922年偶然使用了黨的“重新武裝”一語,這個字眼后來成為斯大林及其周圍的歷史學家進行日益猛烈攻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