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不可不務,此天下之極

《管子》管理日志 作者:徐明天


 

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zhàn)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 人不可不務也,此天下之極也。

——《管子·五輔》【譯文】

如今有國土的國君,都希望平時能安定,行動有威勢,征戰(zhàn)能勝利,防守能堅固,大的想稱王天下,小的想稱霸諸侯,卻都不去爭取人心。因此禍小的兵敗地削,禍大的身死國亡。所以說,人心不可不經營,這是天下最重要的問題。

自從管子講出“得人”、“失人”這番警世道理之后,后來的政治家都將得人心、得民心作為治國名言。

孟子曾說過:“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唐宰相魏征也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人心者得天下?!?/p>

為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毛澤東表述得最為透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p>

“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其中蘊含著顛撲不破的治國安邦的道理,讓人警醒。

做生意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是企業(yè)的重心和必需條件。經營者可能會以一時的暴利或欺騙來獲取財富,但一旦失去人心或客戶的信任,必將失去未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0||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