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善良的路德

圣經(jīng)的故事 作者:(美)亨德里克·戚廉·房龍


最后一章要講講士師統(tǒng)治以色列時期希伯倫部落的故事,要談到許多流血戰(zhàn)斗,我們不得不描述許多殘酷可怕的事件。另一方面,猶太人的生活也有非常迷人的一面。

這方面的情況,我們現(xiàn)在就講給你聽。

有個叫以利米勒的人,住在伯利恒城里。他的妻子叫拿娥米,兩個兒子分別叫基連和瑪倫。以利米勒家里很殷實,但一場饑荒席卷了伯利恒地區(qū),使他淪為赤貧。

路德與拿娥米往故土前進(jìn)他有個親戚叫波阿斯,家境富有。不過,以利米勒不愿屈尊去乞討。既然不愿伸手求助,他就帶著妻兒移居到謀阿布,在那里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

以利米勒辛辛苦苦地勞動,卻不幸得急病猝然故去,留下妻子拉扯著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很懂事,他們幫助母親干農(nóng)活,長大后,他們?nèi)⒘烁浇\阿布村子里的姑娘為妻,并且打算結(jié)束在外國僑居的日子,盡管周圍的人們對他們很友善。

可是,基連和瑪倫似乎繼承了父親體弱多病的遺傳,都染上了疾病,時隔不久便相繼去世。母親傷心欲絕,決定返回故鄉(xiāng),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中度過余生,那里有她從小就認(rèn)識的人,有她熟悉的語言。

她非常喜歡自己的兩個兒媳,可是,平心而論,她不能要求她們跟她一起走。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兒媳們,基連的遺孀娥耳巴表示贊同,對她來說,離開故鄉(xiāng)是不明智的。她深情地向拿娥米祝福道別,就在謀阿布地留下了。

第十章善良的路德瑪倫的遺孀路德卻不愿離開婆婆,丟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她已經(jīng)嫁入了以利米勒家,為了丈夫而離開了族人。她決心留下來陪伴拿娥米,她覺得自己有責(zé)任這么做。她聲言,無論發(fā)生什么事,都不能把她和已故丈夫的母親分開,說罷,便和婆婆溫柔地?fù)肀г谝黄稹?/p>

婆媳倆前往伯利恒。她們一無所有,沒錢買食物。好在許多年前,立法者摩西充滿智慧,考慮到饑民的苦境,他曾立下規(guī)矩,規(guī)定收割后遺落的谷穗,必須留給貧苦人。農(nóng)夫有權(quán)得到所有谷物,但在收割過程中遺落下的零星谷穗,屬于無地者所有,這是他們的天賜權(quán)利。拿娥米和路德到達(dá)伯利恒時,正值收割時節(jié)。

以利米勒的親戚波阿斯,正帶著手下人在地里忙著。于是,路德跟著拾穗者揀谷穗,好給拿娥米弄點兒吃的。

路德就這樣,路德拾了好幾天。

在伯利恒的猶太婦女中間,路德是個生面孔,因此,人們就打聽她的情況。不久,每個人都聽說了她的故事,最后,她的故事傳到了波阿斯耳里。他很好奇,想知道這個姑娘究竟怎么樣,就找了個借口,說是要查看自家的農(nóng)田,乘機(jī)與路德攀談。

當(dāng)時正是吃中飯的時候,波阿斯請路德與他和農(nóng)人們一同坐下,她想吃什么就給她吃什么。

路德只吃一點點,剩下的拿回家給拿娥米吃,因為婆婆年紀(jì)太大,無力勞動。

第二天一早,路德回到地里拾穗。波阿斯不想傷害她的感情,但還是想減輕她的勞苦。于是,他命令手下人收割時不要太仔細(xì),一定要在地里遺下足夠多的谷子。

路德勞動了一整天。到晚上,路德準(zhǔn)備把揀來的谷穗帶回家,卻發(fā)現(xiàn)拾到的谷子多得搬不動。

路德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拿娥米,她是如何遇見波阿斯的,又是如何在一上午拾到的谷子比以往一個星期還多。

拿娥米非常高興。她覺得自己活不了太久了,希望波阿斯能娶路德為妻。這樣的話,這姑娘今后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歸宿。是啊,路德是個外國人,但如果她嫁給遠(yuǎn)房親戚波阿斯的話,她就可以成為猶太大家族中的一員,而且,人人都會喜歡她。

事情就這樣成了。首先,波阿斯買下了原屬于他的親戚以利米勒的土地,根據(jù)摩西的律法,他有權(quán)這樣做,這條律法就是為保護(hù)農(nóng)民、抵制高利貸者而定的。然后,他請求路德做他的妻子。

路德接受了波阿斯的求婚。拿娥米和路德夫婦一起生活,直到去世。

拿娥米去世前,看到了路德的長子降生,孩子取名叫俄備得。

俄備得成年后,娶妻生下了耶西,耶西的兒子叫大衛(wèi)。大衛(wèi)成為猶太人的國王,他的直系后代中,有個叫馬利亞的,就是拿撒勒木匠約瑟的妻子。

這樣說來,耶穌還是路德這位高尚女性的后裔。路德心地善良,在這顆善心驅(qū)使下,她離開了自己的族人,去照顧同樣善良的婆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