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要追上去,趙帥卻拉住我說:“你不要命了,窮寇莫追,你不知道?”
我一時激動,早忘了身處的環(huán)境特殊,被趙帥一說我才冷靜下來,若剛才真的追上去,不知道黑暗里會不會有埋伏。我們比剛才又警惕了一點兒,輕聲輕氣地走到有火光的房間,映入眼簾的果然是一些壇壇罐罐,還有一堆火在煮著一壺茶。
“果然有人煮茶,我說路建新啊,你還真有兩把刷子,跟我你也玩深藏不露???”趙帥佩服道。
我從沒對任何人提過祖父的事情,也沒說過自己以前住在馬來西亞,所以趙帥對此很驚訝。我越看越心驚,因為小房間里的東西不是尋常之物。房間里有一個犧杓,估計和我手中的是一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風(fēng)爐、鍑、青花茶碗、茶托。
所謂風(fēng)爐,就是煮茶燒水用具,形似古鼎,但又不一樣。風(fēng)爐遠(yuǎn)比古鼎輕巧,易移動,可置于木桌上。爐身開洞通風(fēng),上有三個支架,用來放煮茶的鍑,下有鐵盤盛灰(也叫灰承)。
鍑是煮茶用具,與風(fēng)爐是渾然一體的,它形似大口鍋,不同處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點尖,類似肚臍眼。鍑這東西在古代很興盛,但到了宋朝就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現(xiàn)代更很少人再用了。明朝普遍用的是陶瓷茶具,而清朝用得更多的竟不是國產(chǎn)貨,而是洋銅茶吊,也就是銅吊壺。
喝茶用的青花茶碗就沒什么特別的,這些在國內(nèi)外都差不多,但是要細(xì)講起來就得長篇大論了,當(dāng)時的我也還沒有那個水平??吹竭@種古時才有的東西,我不由得連聲稱奇,這在《茶經(jīng)》殘卷里提到過,以前在祖父的收藏品里也見過兩三次,不承想多年后又見到了這種東西。風(fēng)爐里的火還在燒著,鍑?yán)锏牟杷呀?jīng)煮好了,聞起來挺香的,但仍不能列為上乘??晌覅s還是想不通,那個男人為什么要在這里煮茶,這么好的東西放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豈不是暴殄天物?
我還在可惜好茶好具,趙帥卻已走到別的房間,一路窺視,似是想看看還有沒有人躲在里面。趙帥看了幾個房間后,他就招呼我趕快過去,聽語氣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古怪。我走出狹窄的房間,跟隨著趙帥走過幾個房間,卻一下子傻了眼。
原來每個房間都在煮茶,只不過火已經(jīng)滅了,有的水還沒煮開,有的只點著了火。趙帥對這些只有短暫的興趣,看了一下子就膩味了,直嚷著要找出口離開這里。這些事情雖然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但工人的死亡也讓我頭疼不已,事有輕重緩急,只好馬上離開這里,向有關(guān)部門報案。
我們沿著房間走,大概數(shù)了數(shù),水池兩邊的房間加起來至少有80多間。房間很窄,不像是正常人住的,若是給人住的,應(yīng)該修建得更寬敞一些。趙帥走到盡頭后就停下來了,那里有一道階梯,幽幽地往上延伸。既然有階梯,那很可能通往出口,總不會有人把階梯修到死路。階梯里不算太黑,有淡淡的銀光傾瀉,想來這是今晚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