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的來源不一定是考試第一名,也不一定非要擅長舞蹈或者鋼琴,很多時候,孩子們最大的成就感恰恰來自你對他的珍視與驕傲?!拔沂菋寢屝哪恐凶钪匾娜恕保@種感覺非常好。
所以,你一定要留給孩子一些全心全意陪伴他的時間。無論是親手為他做的早餐,睡前必念的歌謠,還是半個小時的游戲,你一定要從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分出一點點時間來,專門留給你的孩子——哪怕是周末帶他一起去超市采購。當(dāng)這些時間成為日常生活的習(xí)慣,孩子會知道,不管大家在做什么,不管生活中發(fā)生什么事,不管爸爸媽媽有多忙,他們一定會有時間和自己在一起,一起解決碰到的問題。
*避免空洞的夸獎
不要小看孩子們的判斷和思維能力。你可以對孩子說一百遍“你的畫是最棒的”,或者告訴他:“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最好”,但實際上即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能知道自己到底什么真的做得好,什么不行。
5歲的牛牛很不開心,因為他自己用積木搭的高樓又一次轟然坍塌了,而8歲的表姐卻每次都能搭得又高又穩(wěn)。牛牛的爸爸安慰他:“你搭的高樓挺好的。”看牛牛還是高興不起來,爸爸又說:“要不然,爸爸給你搭一個吧。保管比姐姐的好。”牛牛的爸爸錯了,他的這種安慰的方式其實起不到什么效果。他應(yīng)該對兒子說的不是勉強的表揚,而是應(yīng)該告訴他:“姐姐搭得好是因為她比你大三歲呢。她在只有你那么大的時候,也不會搭高樓?!?/p>
*讓孩子有機會放出光芒
雖然剛才我們告訴你,對那些孩子明顯不可能做好的事情應(yīng)該誠實地跟他解釋,但另一方面,你要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孩子擅長做哪些事情,并且鼓勵他去做。如果女兒的算術(shù)總是不如別的小朋友算得快,但是卻很有舞蹈天賦,那么你就可以說:“雖然你的算術(shù)不是最好,可在芭蕾班你卻是最棒的,而且我知道,你最喜歡跳舞了?!痹谀骋活I(lǐng)域里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面對來自其他方面的挫敗。
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而強迫孩子學(xué)習(xí)或者參與某項活動。強迫一個喜歡敲鼓的孩子去學(xué)小提琴或者在孩子只想和小朋友做游戲的時候給他報了課外英語班,這樣的做法只能導(dǎo)致孩子更多的怨恨。
*失敗長得什么樣?
很多情況下,給孩子帶來最多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對失敗的理解。心理學(xué)家建議你和孩子一起嘗試對失敗做個分析:在紙上畫個圈代表失敗,在圈的邊緣拉出一條條線代表失敗產(chǎn)生的原因。比如你的兒子沒能被選上代表幼兒園參加聯(lián)歡會,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別的小朋友?!钡灿衅渌?,比如“他們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們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边@樣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責(zé)任——有些時候?qū)е率〉拇_實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做這種失敗分析的關(guān)鍵在于讓孩子看到:那些導(dǎo)致失敗的原因都是自己可以改變的。比如考試沒有考好是因為“我上課沒有專心聽講”而不是“我比別人笨”。
*給“努力”一個A+
教孩子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成功與教他正視失敗同樣重要。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xué)曾經(jīng)有心理學(xué)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科學(xué)家讓400名小學(xué)一年級生參加了一個考試,然后對所有孩子都說他的成績很好。但是在表揚孩子成績的時候,科學(xué)家采取了不同的說法。他們對一些孩子說:“你很聰明,你的考試成績非常好?!倍鴮α硪恍┖⒆觿t說:“你很努力,你的考試成績非常好?!睅滋熘螅@些孩子又參加了一次考試,這次,科學(xué)家告訴孩子們,他們的成績不如上次好了。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那些曾因為“很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戰(zhàn)。這是因為失敗對他們來說只是意味著“還不夠努力”。而那些因為“很聰明”而受表揚的孩子則顯得缺乏對失敗的忍受力,因為他們認(rèn)為失敗意味著“我笨”。
所以,當(dāng)你的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了一幅拼圖,你應(yīng)該告訴他:“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祝賀你終于成功了。”而不要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最能干了?!敝灰陨哉{(diào)整一下你表揚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明白:成功意味著掌握了一項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種天賦。
*鼓勵幫助
具備很強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舊能夠快樂前行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有責(zé)任感和愛心的孩子。鼓勵你的孩子照顧和幫助他人是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和獨立意識的好辦法。
美國加州大學(xué)的兒童心理學(xué)家瓦爾納博士在對700名出身貧寒的孩子的長達(dá)20年的跟蹤研究中發(fā)現(xiàn):那些在成年后個性堅忍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的時候就很樂意照顧別人,為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的同時會讓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能力——如果你可以幫助別人改變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鼓勵他陪奶奶到院子里散步,小孩子則可以幫助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瓦爾納博士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地抗擊生活的暴風(fēng),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給他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